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彭水旅游 / 文旅资讯
彭水地名故事|乌江
日期:2020-04-17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曾在《画堂春·摩围小隐枕蛮江》中,写道摩围小隐枕蛮江,蛛丝闲锁晴窗。其中的“蛮江”就是今日的乌江,乌江在历史长河中曾多次更名,算得上是彭水历史的见证者。


蛮江

“摩围小隐枕蛮江”,黄庭坚在彭水这样称呼乌江。岁月悠悠,江流千载,名称变换。延江、黔江、涪陵江、龚滩河,这是部分乌江使用过的名称,这些名称给我们了解乌江悠久的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户。


延江

彭水绍庆街道有一个神秘的地名:“蜑子屵”。乌江流域曾经是“蜑民”的重要居住地,“蜑民”擅长操水习舟。今天南方还有“蜑民”生活在水上。“蜑子屵”就是古代蜑民居住过的山洞。南齐479年,涪陵郡蜑民田健所住岩间获古钟一枚,又有一器名淳于,蜑人以为神物,奉祠之。“延”通“蜑”。延江,即蜑民生活的江。


黔江

大唐贞观四年(630年),黔州都督府设立在遇仙桥一带,以利唐王朝加强对乌江流域的控制,乌江流经黔州故地,所以也称“黔江”。遇仙桥和马植的故事,正是这一名称的历史见证。


涪陵江

彭水秦代设立涪陵县。涪陵郡,东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 刘备改巴东属国时设置,属益州。治所在涪陵县  (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于今重庆彭水、武隆、石柱、黔江、酉阳等县地。西晋移治汉复县  (据说在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也有人说是今贵州务川县东北洪渡)。永嘉后废。东晋永和中复置,移治枳县,后又废。南朝齐复置,属巴州。治所在汉平县  (今重庆武隆区西北大溪河注入乌江处)。因此乌江也称为“涪陵江”。彭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涪江旅社”。


龚滩河

乌江发源于贵州所属之威宁县,俗以其流经酉阳所属之龚滩,而入县境,以达涪陵,因此称龚滩河。斯河由东南向西北而流入长江,其流势为一般河流之所罕见。全长1035公里,自龚滩以下,均可行船。惟险滩林立,覆没时闻,旅客视为畏途,因有“生儿不用焦,彭水龚滩走一遭”之谚。而榜人造舟,亦多盖船尾欹侧构造,以适水势,俗称“歪屁股船”者是也。民国十五年,涪陵驻军,曾以小汽船试航来彭,惜归途落水,即沉于羊角碛滩中。


乌江

乌江发源于乌蒙山脉。乌蒙山脉因历史上该地区生活过的乌蛮而得名。“乌蛮”,是古代中国西南诸族的泛称。隋唐时期,华夏民族将中国西南一带社会发展水平低于中原的群体泛称为“乌蛮”、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原相近的群体泛称为“白蛮”,“  乌蛮”与“白蛮”不是专指哪个民族,只是特定时代对特定人群的一种泛称。因此乌江疑与乌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