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术课啰,上美术课啰!” 9月1日,开学第一天,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双龙乡小学的孩子们飞快跑进乡村泥板画坊,他们要去上美术课。
上课了,孩子们跑向教室上美术课。
“今天我们不画泥板画,我们制作有意思的漆画。”在美术老师王宽的指导下,大家聚在一起,通过视频的方式了解漆画制作过程,然后,大家按照教学步骤,准备好颜料、水桶、纸扇。
王宽在指导孩子们制作漆画。
只见孩子们将颜料倒入水中,用木棍搅拌颜料,把纸扇旋转着慢慢浸入水中,短短几秒钟,随着扇子被取出水面,一幅色彩艳丽的漆画就完成了。“真神奇,这么一转就成了一幅画!”孩子们都在欢乐中一次又一次完成着自己的作品。
孩子们开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王宽是彭水中学的美术教师。2022年,为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艺体教师存在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县教委印发《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度中小学音体美学科走教工作的通知》,决定从县城优质学校选派39名教师赴农村学校开展“艺体走教”工作。
王宽第一时间报名,根据安排,他被分配到双龙乡小学担任美术走教老师。今年也是他参加走教的第4个年头。
王宽老师在给孩子们上美术课。
在双龙乡小学走教的4年中,王宽除了做好乡村小学美术教育,还将学校原有的画室进行整修。通过一个暑假40多天的努力,一个毛坯房就变成了色彩斑斓、充满诗情画意的“莫高窟”,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24年8月11日,在王宽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正在绘制墙面泥巴画。
在教学中,王宽还常常把课堂搬到户外,春季带领孩子们到油菜地里写生,秋季带领孩子们到树林里用各种颜色的树叶、木棍、松果进行创作,让大家融入大自然,提高学习兴趣。
王宽带领孩子们到油菜地里写生。
4年来,双龙乡的孩子们捧回市级、县级奖共计31个。在王宽眼中,比奖项更珍贵的,是孩子们眼中被点燃的艺术之光。“我每一次出发,都带着同样的信念,就是要让山里的孩子,也拥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王宽说。
2024年1月8日,彭水中学美术教师王宽,来到双龙乡小学开展美术学科走教,指导孩子们画画。
“走”出乡村教育新天地
2024年1月8日,王宽走过横跨在乌江上的索桥,去双龙乡小学开展美术学科走教。
4年走教,双龙乡小学美术教育的变化肉眼可见。
从王宽老师的走教经历来看,他对乡村教育教学从陌生到熟悉,学校师生对走教模式从怀疑到肯定,孩子们对美术课从不喜欢到热爱,教学内容从校本走向特色。用双龙乡小学校长庹增林的话说,效果出乎意料,学校获得31个奖项,也是学校的历史性突破。
“走教”对于彭水来说,起初也是无奈之举。根据全县大盘子核算,教师不缺,编制根本增加不了,要想给每个偏远教学点配备足额的音体美艺体教师,很困难。县教委经过多方会商,反复调研,决定在不增加全县总编制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另辟蹊径,内部挖潜,独具彭水特色的艺体教师走教模式应运而生。
2024年3月11日,走教老师王宽正在指导双龙乡小学的孩子们作泥板。
从孩子“走读”到教师“走教”,彭水这一创新举措,让乡村教育“走”出新天地。破解了山区农村小规模学校艺体教师结构性缺员的难题,有效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问题,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推进城乡一体化。
2024年3月11日,走教老师王宽正在指导双龙乡小学的孩子们作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