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榜样就在身边 | 长生镇三合社区卫生室医生廖秀乾:乡亲们的健康“医靠”
日期:2024-05-17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廖秀乾,长生镇三合社区医生,行医20多年来,把每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论白天黑夜、不论风雨冰雪,总是随叫随到,足迹遍及周边的村村落落,遍及每一户乡亲的门槛。近日,廖秀乾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

日前,记者走进长生镇三合社区,走近村医廖秀乾,探寻他这些年来风雨路上悬壶济世的足迹。

行医 缘于一个朴实的夙愿

廖秀乾成为一名乡村医生,缘于一个朴实的夙愿——为父母减轻病痛的折磨。

廖秀乾的父亲是名搬运工,长期负重行走在保家到迁乔的路上,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不到50岁就成了病殃殃的身子;母亲因为长期过度劳累,身体多个器官出现问题。

 “那个时候交通条件差,出行全靠两条腿,父母抓药打针都是我在负责,硬生生地把我从一个医学‘小白’练就成了一个‘半吊子’医生。”廖秀乾打趣着说。

20多年前的三合社区,无诊所,没村医,山路崎岖遥远,村民出村看病,太难了。高中毕业后的廖秀乾并没有随同龄人外出寻前程,选择留在家里照顾父母。目睹家人被病痛折磨,自己却束手无策,廖秀乾内心备受煎熬,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为父母消除病魔的侵扰。

因为长期为父母亲抓药,一些常见的小病廖秀乾自己能开药。1994年,他开始买药书自学。1998年,进入黔江区社区全科医学学校学习,开启了自己正规的学医历程,并考取了全科助理医师资格证。1999年,廖秀乾凭借着自己的医学本领进入了社区卫生室,开启了他的行医生涯。


坚守 病人的要求是最高指示

行医20多年来,廖秀乾坚守着治病救人的初心,把病人的要求作为最高指示,每天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只要患者求诊,不管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风雨无阻,有求必应。

廖秀乾至今还记得10多年前到保家镇的一次出诊。深夜,他接到了患者谢刚尧家人的求诊电话。当夜大雨倾盆,廖秀乾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患者家中。经检查,患者胆结石发作,剧痛难忍,必须送到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那个时候的基础条件是真的差,需要准备2班人手把病人抬到羊头铺再到关口下彭水,至少要走5个小时,当晚的天气根本没办法送人。”廖秀乾回忆,止疼药加上止痛针都无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后还是加上针灸扎穴位,三管齐下才让患者扛到了天亮。

这些年来,廖秀乾已记不清多少个寒夜独自打着手电筒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头,去解救病痛中的乡邻,多少次在线上给患者提供用药服务。他笑着说:“对于三合社区家家户户的情况,我比村组干部都熟悉。”

这些年来,廖秀乾的喜怒哀乐总是和病人紧密相连。当病人被病痛折磨时他忧心如焚,当病人转危为安时他又满心欢喜。家人都说,他的心里只装着病人。


苦学 精湛医术守护百姓健康

约50平方米的卫生室内,诊室、药房、治疗室一应俱全。采访当天,廖秀乾接诊了近10位患者,主要是来做理疗。

“去年,我娃儿腰椎间盘突出在廖医生这里做的治疗,效果特别好。我的腰椎也出现了问题,特意来找廖医生看,这是第二次治疗,已经有明显的好转了。”来自保家镇的患者张德全说。当天上门的患者大多来自外乡镇,主要是颈肩、腰、腿出现了问题,他们都是冲着廖秀乾的那一手针灸治疗来的。

“医术不精,不能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廖秀乾深知自己学的那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远远不够,这些年来,他先后到县中医院、四川成都的医院进修学习,主攻毫针技术。

“这副通痹易针要3000多元,主要是用于脑梗病人的治疗。这是普通的针,一般的腰腿疼痛就用它。”廖秀乾认真地给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就诊记录本上廖秀乾仔细地记录着每一患者的情况。廖秀珍,腰4-5椎压痛,局部无红肿,舌质紫暗,脉沉涩,多因举重伤腰,毫针针刺腰痛穴……肖成伟,普子镇,腰腿疼,血压135/58;杨中秀,汉葭街道,肩周炎、腰椎病,血压124/68……

勤学、好学、苦学,廖秀乾把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结合,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同时也获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忙里偷闲中廖秀乾说了句心里话,这些年快获得多了,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除了治病,我还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理念,也使更多乡亲了解基础的医学常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廖秀乾表示,会一直继续扎根基层为老百姓服好务、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