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教体卫艺〔2025〕6号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学校健康氛围,推进健康学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学生健康管理能力,预防减少近视发生,推广健康口腔知识,普及垃圾分类常识,帮助其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健康教育周”活动,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2月17日—21日
二、活动形式
(一)宣传教育。各校(园)落实专人,围绕心理健康、学校传染病防控、学生常见病预防、近视防控、口腔健康、脊柱侧弯等方面内容设计相关课程,落实保健教师、班主任、体育教师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乡镇学校可邀请当地卫生院专业人员入校宣讲,城区学校可联系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入校宣讲。
(二)主题专栏。开展一期黑板报评比,在校园主要通道设置宣传专栏、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映照良好氛围。
(三)专题活动。开展一次学生手抄报评比,知识竞赛,健康运动,健康教育课展示等。因地制宜在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学生心理关爱。按照市教委“七个一”工作要求,做好学生心理关爱工作,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针对学生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排查、师生谈话等,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学习生活,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
(二)强化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重点围绕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诺如病毒、肺结核及其他常见校园传染病,讲解预防病毒感染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防护力。
(三)加强学生常见病健康教育。围绕学生近视、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讲解疾病知识,促进学生正确认识疾病,掌握预防常见病技能,养成健康科学行为习惯。
(四)推广健康口腔知识。让学生了解了牙齿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性,掌握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提高口腔健康保健意识,针对适龄儿童开展口腔卫生知识教育,注意健康饮食保护牙齿,引导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预防减少龋齿发生,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五)开展好垃圾分类教育。以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建构和习惯养成为重点,向师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育全过程,广泛开展针对性教育,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四、活动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校(园)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做好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将做好2025年春季开学“健康教育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按照市、县相关工作要求,周密部署、细致落实,齐心协力抓好开学前后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要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宣教方式要广泛多样、寓教于乐,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科普宣传。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春季开学“健康教育周”宣传,强化学生群体健康知识普及,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学生常见病近视防控知识宣传,营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工作。
(三)强化督导检查。县教委将结合开学检查,加强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开学前后的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排查列入年度考核体系,对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造成极端心理事件的单位或个人,要进行通报及问责。
各校于2月24日(周一)18:00前将本校开展情况及工作亮点(含相关照片5—10张)报送至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按照学校名命名发送到指定邮箱1573243855@qq.com。相关上交情况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202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