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生态环境局2023年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一
彭水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3年1月6日—2023年1月12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psx.gov.cn/Index.html。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psxsthjjzw@163.com,传真:78491219。通讯地址:彭水县靛水街道五湖社区,邮编:409614。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彭水县高铁片区水系治理项目 |
彭水县绍庆街道临江社区2、3、4组 |
彭水县凯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重庆开达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该工程治理河道总长3253.42m,其中治理主河道中心线长度1784.65m,1#支沟294.26m,2#支沟682.67m,3#支沟491.84m,配套土石方工程、箱涵工程、绿化护坡工程等。主要包含新建钢坝闸门二座,新建公路涵洞9个。工程河段内根据地形及结合规划,布置宽3m的梯步共12处,均采用C20砼现浇而成,梯步坡度与护岸坡比一致。项目总投资为26962.3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2万元。 |
(1)废气: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路经居民区集中区域应尽量减缓行驶车速。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综合加工场内设备设置密闭遮挡,建筑材料的堆场处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适当的围挡、遮盖防尘措施,砂石尽量放于棚内,在迎风面用苫布或其他材料遮挡。施工中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应采用湿法作业抑制扬尘,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少粉尘影响时间。项目设置的2个拌和站均为小型拌和站,均设置有工棚可有效防止粉尘向四面八方逸散,加强粉尘的沉降;同时每天进行洒水抑尘,可有效减少扬尘,降低粉尘影响的范围,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河道清淤工程在枯水期分段进行;加强对清除淤泥的管理,及时清运清淤淤泥,清运车辆使用封闭货车或封闭罐车。淤泥干化池的选址尽可能远离农民聚居点。(2)废水: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39.87m3/d,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已有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废水主要为土石方工程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场地冲洗废水、基坑废水等。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养护废水直接下渗至土壤中,不设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场地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基坑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部分回用,部分排入河道;淤泥余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河道。(3)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尽可能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有效降低昼间噪声影响。要加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减震措施,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动噪声。及时修理和改进施工机械,加强文明施工,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他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运输过程的交通噪声。(4)固废:开挖产生的废土石部分用于在场地平整,剩余部分运至指定渣场,不得随意弃渣。清淤淤泥经干化后送至弃渣场回填。项目产生的废钢筋、废铁丝等应分类回收,统一外卖给废旧回收站;散落的砂石、砖块和混凝土等建筑垃圾清理后,用于场地填平,不得随意倾倒、堆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区生活垃圾的管理,分类袋装、临时定点堆放,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交环卫定期清运。 |
发改委同意建设 |
|
2 |
彭水县高铁南站交通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
彭水县绍庆街道临江社区 |
彭水县凯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重庆开达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该项目内容包含站前广场:包括铁路停车场、商业用地、地下停车场、公交枢纽中心及配套商业用地、其他配套用地;站前大道顺接高速公路规划收费站,起于纵一路平交口,向东沿渝湘高铁彭水南站站前广场布线,终点接纵二路,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全长为1762.423m,路幅宽度为41m。车库连接道起点与站前大道,道路全长208.32m,路幅宽度为7m;规划西部联系通道一段,道路全长为4105.808m,本次初步设计计量范围K0+300~K0+900(本次评价范围),道路全长600m,路幅宽度为24m;规划纵八路一段,道路全长2585.414m,本次初步设计计量范围K0+550~K1+100(本次评价范围),道路全长550m,路幅宽度为24m;纵一路辅路起点接彭水县高铁站前大道,道路全长497.309m,本次初设范围道路全长457.818m,路幅宽度为24m;规划纵三路一段,道路全长1160.819m,为城市支路,本次初设范围K0+000~K0+540(本次评价范围),计量范围K0+050~K0+540,道路全长540m,路幅宽度为16m;景城中心一号路一标段:道路全长962.502m,本次初设范围道路全长465.686m,路幅宽度为12m;景城一号路大桥:该桥孔跨布置为2×(35+45+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面宽12.0m,为下穿在建渝湘高铁清水坪乌江大桥而设,桥长246m。纵八路大桥:该桥孔跨布置为2×(30+2×40+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面宽24m,桥长290m。 纵三路大桥:该桥孔跨布置为(3×35)m等截面直线连续箱梁,桥面宽16.0m,桥长113m。涵洞:共设钢筋混凝土框架涵5座,共计408横米。项目总投资26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60万元。 |
(1)废气:项目运营期间大气影响主要为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垃圾恶臭。本项目在人行道、绿化隔离带内栽培了有一定吸附能力的乔、灌木类植被,通过生态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和富集,对公路区域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道路均采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对道路扬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工程投入运营后应该纳入城市道路清洁制度的管理,定期洒水、清扫道路落物,减少积尘量。同时,道路沿线的植被绿化也能起到降尘的作用。垃圾暂存间采用密闭垃圾桶收集,产生的恶臭气体逸散较少,日产日清,贮存时间短,专人清扫,定期喷洒消毒药水。装车时将垃圾桶内塑料袋密封直接倒入垃圾车。(2)废水: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旅客及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至生化池(位于站场广场南侧,规模200m3/d),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最终进入彭水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乌江。(3)噪声:施工期主要为机械噪声,项目施工期间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机械类型、数量等的多变性等原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两侧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距离道路较近,昼夜均将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减缓对敏感点的影响。(4)固废: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及旅客生活垃圾、污水池污泥。项目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 770kg/d,即 281t/a,暂存于场内垃圾桶内,定期由环卫部门上门清运处理。营运期生化池每天产生的污泥约3.03kg/d,年工作日为365天,营运期生化池污泥产生量为1.1t/a。由当地环卫部门清掏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