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500243771758645D/2021-00041
  • 主题分类
  • 林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彭水县保家镇
  • 成文日期
  • 2021-08-09
  • 发布日期
  • 2021-08-13
  • 标题
  • 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委员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家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委员会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人民政

关于印发《保家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党(总)支部、各村(居)党委、镇属各部门:

经镇党委研究同意,现将《保家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委员会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人民政府   202189



保家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切实做好全镇各村(社区)保护发展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以下简称山林资源),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委办发〔202113号)《中共彭水自治县委办公彭水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关于印发〈彭水自治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彭水委办发〔202119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全面推行林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明确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山林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做到林长制工作有责、有方、有效,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底,全面建立起镇、村(社区级林长和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实现全林长制管理责任全覆盖。基本建立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与整治、林长制绩效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治理体系。

2025年,全面构建起责权明确、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森林数量、森林质量和山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提升;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全面加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生态修复工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效;防控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严厉打击违法侵占山林资源行为,全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尤其是松材线虫病疫情逐年减轻。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

镇、村(社区)设立“级”林长,充实网格护林员队伍,建立完善“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通过强化各级领导责任,推动山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1. 设立镇林长,由本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是本辖区实施林长制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管领导为片区林长,负责督促、指导联系社区)实施林长制;实行分村(社区)负责。

2. 设立村(社区)级林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以天保护林员、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护林员等为依托,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完善网格护林员队伍,对山林资源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网格责任区域落实巡山护林责任,及时发现并报告森林草原火险、林业有害生物、各类破坏山林资源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情况。

3. 落实林长职责与工作报告制度。镇林长组织领导责任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落实保护发展山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组织制定实施山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统筹治理,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保护山林资源;组织落实山林资源防灭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和措施,强化林业行政执法。

镇级林长每月至少率队巡查辖区山林1次,及时处置山林资源保护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村(社区)级林长每周至少巡查1 次辖区山林,巡林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镇级林长报告。各级林长要加强对辖区林长制工作的调研、督导,及时处置巡山护林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二)建立落实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

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廊道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升森林数量、森林质量与综合效益。

1.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山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强山林资源监测管理,不断完善山林资源“一张图”“一套数”动态监测体系,提升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智能化水平。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山林资源监管,加强森林、草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制度,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公益林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古树名木保护。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落实镇行政首长负责制,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建立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管和联防联治机制,严格控制以松材线虫病疫情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危害。

2.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不断提高山林资源生态质量。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用地,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突出抓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立和完善造林绿化后期管护制度和投入机制,提高造林成活成林率。高质量建设大江大河流域生态廊道、自然山体生态屏障等生态通道,增强各类生态项目在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保护、丰富生物多样性、治理面源污染、减灾防灾等方面的生态防护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品质。积极开展森林乡村创建活动。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屏障区,形成宜居、宜业、宜游高质量森林城市。

3. 深化林业改革,推动生态产业惠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完善产权权能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突出生态价值转化,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生态惠民。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山林资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森林分类经营、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中药材、特色经果林、林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实施生态产品品牌战略,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新业态开拓、新产品开发、新成果转化,实现生态产业升级发展。科学利用山林资源,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三)建立落实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与整治机制

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及时全面发现问题,规范有效整治问题,发挥问题整改教育警示作用,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相应代价。

1. 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拓宽山林资源损害问题采集渠道,健全监测预防网络,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山林资源损害问题发现机制。一是全面加强网格护林员日常巡护。充分利用巡护信息管理系统,明确网格护林员最低上线率,确保网格护林员在岗在位、认真履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及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增设检查哨卡,增加上岗护林员,延长巡护时间,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防新增生态破坏点。二是加强重点问题明察暗访。针对各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林长办公室适时组织明察暗访,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积极探索“民间林长”等有益做法,扩大发现破坏山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线索的来源渠道。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通过公布举报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积极发动群众举报各类破坏山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媒体,引导更多群众知晓、参与和监督。

2. 建立落实问题整治机制。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责任,规范流程、明确界限、依法处置、提高效率,逐步消除问题存量,坚决遏制问题增量。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明确问题核实交办、处置整改、验收销号等工作流程,实行问题整治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建立“接、转、办、督、核”问题整治工作闭环。二是明确政策界限,实行分类处置。统筹保护生态与保障民生,协同整治现实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迅速到位;需要阶段推进的,明确阶段目标,打表整改到位;需要长期坚持的,利用建章立制固化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强化依法治林。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强林业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山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四)建立落实林长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各级林长对本区域山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负总责,探索建立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指标量化、考核公开、评价客观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列入各级林长责任制目标考核指标,同时列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级林长负责组织对村(社区)级林长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责成限期整改。实行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山林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林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抓紧细化并制定出台辖区林长制工作方案、实施“路线图”、机制措施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林长会议制度、林长巡林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工作督查制度等。加强实施林长制工作力量,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做到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和考核到位。镇林长办公室要加强综合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林长制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能力建设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统筹国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编制落实我山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强镇自然资源和林业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强化对网格护林员等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加强重点林区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能力建设。

(三)注重宣传引导

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信息报送,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林长公示牌。每年公布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情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民知晓、支持和推进林长制工作的社会氛围。


附件:1.保家镇林长制工作责任清单

      2.保家镇镇级林长体系表

附件1

保家镇林长制工作责任清单

责任主体

主要职责

工作要求

镇级林长

1.负责辖区内山林资源的保护发展工作;

2.组织实施“一林(山)一策”,协调解决辖区山林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负责网络护林员队伍建设管理,落实山林资源源头监管责任;

4.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林业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各类破坏山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5.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林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

每月巡林至少1次,每半年向上一级林长报告辖区林长制工作贯彻落实情况,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网络护林员培训。

村(社区)级林长


1.负责在责任区内组织开展山林资源保护巡查工作;

2.及时处理巡林发现的问题,劝说破坏山林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并按规定上报;

3.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4.及时向上一级林长报告有关山林资源管理情况;

5.负责网格护林员队伍的日常管理;

6.配合查处各类破坏山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每周巡林至少1次,每月向上一级林长报告责任区林长制工作贯彻落实情况不少1次。

网格护林员


1.负责网格责任区域巡山护林;

2.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及时发现和报告盗伐林木、捕猎野生动物、破坏野生植物资源、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等情况;

4.负责森林防火巡查,制止违章用火,发现火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报告情况;

5.适时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完成村(社区)级林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每天全面巡林不少于1次,对风险隐患点进行重点巡查,填写巡护日志。


附件2

彭水自治县保家镇镇级林长体系表


县级林长

陈昌华

镇总林长

黄建明

镇总林长

谭昭智

镇大河坝片区林长

李柏汝

镇大堂片区林长

彭万洪

镇羊头铺片区林长

郁德洪

镇东流片区林长

周  强

镇团堡片区林长

谢成忠

镇三江片区林长

向国辉

镇溪口片区林长

张  军

镇鹿山片区临沧

何  冀

镇清水片区林长

苏  安

镇长窑片区林长

冉茂堂

镇清平片区林长

冉龙平

镇龙河片区林长

张朝轩

镇东流片区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