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国家级非遗——高台狮舞
日期:2024-09-24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高台狮舞

《高台狮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狮舞》。顾名思义,高台狮舞就是 在方桌搭建的高台上舞狮子、玩狮子。 

 彭水民间历来有玩狮子的习俗,高台狮舞是其典型 的代表。搭台上架的高台狮舞多用于重大节庆和比赛活 动。表演时,常常与地面狮舞连为一体,最核心的部分 是空中表演,也是最具观赏性的部分。表演者身披狮装 ,将民间舞狮这一最具特色的体育与舞蹈相结合,表演 蹬黄冬儿、打羊角桩、鸽子翻叉、扯链盖拐、打翻天印 、黄龙缠腰、懒牛困塘、狗连裆、扯海趴狗、钻圈、高 杆夺绣球、游走板凳等动作套路。表演时,一般由一人 或者两人面戴大头和尚、猪八戒等面具,手持绣球、钉 耙等道具,在狮子的前面以各种滑稽的动作进行挑逗, 狮舞表演者则随着大头的引领表演各个套路动作。方桌 搭台,最少7张,一般15张,多则24张,极限达到 108 张 。 狮舞表演者身披长约 2 米的彩绘狮装,在导引者的引 导下,踩着锣鼓节奏,从第一层开始,层层上升,直达 顶部“一柱香”。在“一柱香”上要进行玩狮子和各种 动作的立桩表演,惊险刺激,令人咋舌。高台表演舞狮 ,不用系保险绳,搭建高台时仅用草纸垫桌脚即可。现 从事高台狮舞表演的主要有靛水街道的唐家班、高谷镇 狮舞班和棣棠的李天阳狮舞班、朱万志狮舞班等,他们 以玩班为单位进行表演,套路灵活多变,表演风格或惊 险刺激,或古朴滑稽,或华丽多姿。 

靛水唐家班玩高台狮舞近200年历史,是彭水 高台狮舞重要的传承体系。他们历来自己轧制狮子 ,选用本地生长的竹子、青麻、矿物和植物染料等 材料,在班主或老师傅的带领下,编制狮头、捆扎 狮身,画狮头、染狮毛,同时制作“大头”等一应 道具,古朴大方。历史上,方桌是临时借用,每层 的方桌高矮、大小基本一致。如今有了统一专制的 木方桌,更加整齐划一,也提高了安全系数。唐守 益作为当代班主,不仅能够熟练地扎狮子,更能演 绎全套高台狮舞动作,带徒数十人,成为国家级非 遗传承人。新时期以来,唐守益、毛云峰师徒与彭 水文武学校联合,举办高台狮舞学习班,培养了数十名高台狮舞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