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牛
彭水吹打玩牛是地方独创艺术形式,融合了器乐、舞蹈、三句半、脱口秀等艺术形式,入选重庆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彭水舞蹈艺术起源较早,源远流长,民族器乐与民间音乐的发展几乎同步,相辅相衬。宋代,彭水就盛行“红裳舞”,《忆帝京·黔州张倅生日》中有“寿酒舞红裳”句。谪居彭水的黄庭坚,在描写黔州的诗句中有“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等句。勇敢、勤劳、善良的彭水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或歌而咏之、或舞而蹈之,如三义吹打、太原玩牛和高竿狮舞等。同时,在彭水先民的生产生活中,牛的作用不可或缺,“家有千金不如有牛”,加上彭水是苗蛮之地,牛是苗族的图腾,因此,彭水人民自古敬牛、爱牛。随着历史的发展,彭水人民以牛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内涵,融合了器乐、舞蹈、三句半、脱口秀等艺术形式的吹打玩牛艺术逐渐形成,深受民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