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50024300915003XY/2022-00053
  • 主题分类
  • 文化;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彭水县政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2-08-17
  • 发布日期
  • 2022-08-24
  • 标题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彭水府办发〔2022〕125号
  • 有 效 性
语音播报
分享:
字号 :

彭水府办发〔2022〕125号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规划

20228



目 录


第一章 充分立足文旅融合新起点 

一、彭水文旅发展核心价值研判 

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三、“十三五”期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准确把握文旅发展新态势 

一、“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二、“十四五”面临的主要机遇 

三、“十四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三章 明确总体发展思路,构建文旅新格局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战略 

四、发展目标 

五、发展布局 

第四章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升级 

一、加快“三城一体”建设,彰显“世界苗乡”魅力 

二、提升乌江画廊品质,做强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核心支撑 

三、精致化打造阿依河景区,扩大5A级景区品牌效应 

四、着力摩围山度假功能配套,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五、提档升级周家寨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六、整合鞍子苗寨资源,做深生态苗乡体验 

七、打造郁山古镇旅游区,创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八、发展壮大一批景区景点 

第五章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潜力 

一、推进文旅理念融合 

二、加强文旅业态融合 

三、推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 

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五、推进“文旅+”跨界融合 

第六章 着力农文商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一、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 

二、丰富提升乡村文旅产品供给 

三、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第七章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供给质量 

一、深化旅游道路交通体系建设 

二、有序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 

三、强化文旅要素配套体系建设 

四、大力推进智慧文旅建设 

第八章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增强文化自信 

一、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 

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 

三、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四、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五、推进彭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第九章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一、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二、提振文旅市场消费 

三、加强市场营销推广 

第十章 全面保障文旅发展新支撑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二、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三、完善市场监管执法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五、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附表: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是彭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复杂变化,但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立足彭水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与态势,根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主要明确发展指导思想、战略、原则和目标,阐明重点工作任务,是未来五年彭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充分立足文旅融合新起点

一、彭水文旅发展核心价值研判

(一)武陵水陆枢纽

彭水是渝东南武陵山水陆门户性枢纽,位于大武陵山区位优势区域与乌江水道核心资源优势区域最重要的水陆结合部,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和武陵山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交汇的区位优势,生态山水价值突显。境内峡谷奇险纵横、溶洞千姿百态、山川秀美怡人,拥有茂云山(摩围山)、七跃山等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60.1%,是全市森林资源大县;拥有乌江、郁江、普子河、阿依河(原长溪河)等生态水系,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重庆市唯一的“水利能源基地县”,拥有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等融山、水、峰、洞于一身,雄、奇、险、秀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二)黔中文化高地

彭水文化历史悠久,自汉初置县2000余年,历为道、州、县三级治所地。唐宋时期,彭水是渝黔湘鄂桂结合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羁縻统治的治所地,发展形成了盐丹文化、流放文化、羁縻文化等内涵丰富的“黔中文化”,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黄庭坚等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千古佳作。先秦时期,彭水因有食盐、丹砂之利,又有乌江、郁江水道可通舟楫,诞生了独特神秘的“盐丹文化”,成为乌江中上游的母文化。近代革命时期,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彭水书写革命人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

(三)世界苗乡风情

彭水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彭水是歌舞之乡,苗族民族歌舞氛围浓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子民歌《娇阿依》为代表的苗族民歌品牌初具,戏剧《木蜡庄傩戏》、杂技《高台狮舞》等是彭水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蚩尤九黎城集中展示和传承苗族文化的厚重和丰富的内涵;一年一度的“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和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已成为传承弘扬苗族文化的重要节赛品牌;刺绣、编织、乌江石、擀酥饼、晶丝苕粉等民族资源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

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一)文旅产业取得快速突破

十三五”期间,阿依河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并荣获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乌江画廊、摩围山、蚩尤九黎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鞍子罗家坨苗寨、善感周家寨、太原泉水渔都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摩围山被评定为市级旅游度假区;蚩尤九黎城、摩围山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鞍子镇干田村、万足镇廖家村、棣棠乡黄泥村3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目前彭水共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鞍子镇罗家坨村入选重庆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创建大美乡村示范片3个、美丽宜居村庄6个、绿色示范村庄20个、国家森林村庄9个。阿依河获评中国最美自驾旅游目的地、重庆十大人气景区、全国生态文明景区、重庆市最美河流等称号。蚩尤九黎城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设立为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获“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民族(民俗)特色胜地”、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优质影视取景地”、“2017重庆旅游年度十大旅游目的地”等称号。摩围山景区被评为“2018年重庆十大康养圣地”、“中国森林氧吧”、“2016年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等称号。

十三五”期间,彭水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业已经成为彭水县支柱产业,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十三五”期末,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与“十二五”期末相比,分别增长122%173%

1:彭水自治县“十三五”期间旅游数据统计表

年份

旅游接待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

人均消费

(元/人)

人次数

(万人次)

年均增长率(%

收入

(亿元)

年均增长率

%

2015

1270

21.88

52.60

57.01

414

2016

1718

35.28

74.82

42.24

436

2017

2095

21.94

91.77

22.65

438

2018

2529

20.72

111.80

21.83

442

2019

3028

19.73

150.02

34.19

495

2020

2816

-7

143.60

-4.27

510


(二)文旅要素配套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旅游要素配套不断完善,全县有3A级及以上景区7个,旅游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及民宿等720余家,旅行社及服务网点8家,旅游特色商店和商场20家、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72个,市级美食街、特色型夜市街3条,“旅游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彭水不老泉·太极水荣获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苗阿依小麻花获得2019“重庆好礼”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铜奖。交通配套不断升级,渝怀铁路二线、石黔高速建成通车,彭酉二级公路改造完工,渝湘高铁、渝湘高速复线彭水段加快建设,截止2020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

(三)文旅节赛活动亮点突出

十三五”期间,彭水成功举办5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4届中国摩托艇联赛暨中美澳艺术滑水精英赛、4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户外挑战赛,2019年隆重举行“歌唱祖国”——重庆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彭水自治县群众合唱音乐会。围绕旅游大通道、大环线,部分乡镇(街道)先后举办了以“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成功举办“绿色中国行—走进世界苗乡美丽彭水”系列活动。各种节赛活动使彭水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节赛活动成为展示彭水、宣传彭水、营销彭水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也成为聚人气、扬名气、鼓士气的彭水名片。

(四)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加大

十三五”期间,全县统筹整合政企平台,借力官方媒体资源,借势节赛、招商等各项活动影响,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旅游客源市场拓展到15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了以“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为主题的“双晒”直播活动,荣获全市最佳作品奖、最佳营销奖。组织参加客源市场旅游推介会,深化渝东南、中国武陵山旅游联盟等区域合作,加强与境内外旅行社合作,制定节假日优惠政策,拓展31个省市旅游市场。随市文化旅游委出访韩国、日本,组织娇阿依民族艺术团赴美国、台湾等地开展文化交流,组织央视《传奇中国节》3次直播,提高了彭水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世界苗乡·养心彭水”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公共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十三五”期间,彭水公共文化服务优质高效。推进“两馆一中心”等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成功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和二级档案馆,推进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了《娇阿依》《怀清台》《好看又来连》《丹砂女王》《苗祖蚩尤》等一批文艺精品,原生态民歌《娇阿依》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民歌《好看又来连》荣获第十五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金奖。推进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阅览、送讲座、送辅导培训、送法规政策宣讲等流动文化进村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大中型体育活动,积极参加重庆市及国家级文化体育赛事活动,2018年重庆彭水代表队荣获全国广场舞电视大赛金奖。

(六)行业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十三五”期间,相关规划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编制完成《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摩围山旅游区总体规划》《蚩尤九黎城一、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彭水自治县蚩尤九黎城片区详细规划》《彭水自治县蚩尤九黎城城市设计》《蚩尤九黎城民族博物馆集群建设方案》《郁山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等10余部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和思路,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重庆市旅游条例》《彭水自治县旅游条例》,依法规范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行为,开展文明旅游引导。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在全市率先推进市场监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规范审批事项,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深化“放管服”一体化审批制度。深化安全监管,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旅游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建立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保障游客旅行安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效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了旅游行业良好形象。

三、“十三五”期间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经济效益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彭水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基础不断夯实。2020年彭水旅游人均消费仅510元,与重庆市及全国旅游人均消费有较大差距。景区收入依赖门票,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等收益不足,旅游对经济带动不足。

(二)大整合大联动待强化

十三五”期间,彭水旅游发展以城区及景区点状开发建设为主,阿依河、蚩尤九黎城、摩围山、乌江画廊等景区不断提档升级,鞍子苗寨、周家寨、庙池农庄、阿依林海等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推进,但缺乏全县资源、景区的总体整合,各景区、片区联动不足,产业凝聚力较弱。

(三)地域文化特色待彰显

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原生态苗族文化及深厚的黔中文化未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世界苗乡”特色未充分展示,“养心彭水”支撑不足。如摩围山黔中文化高地地位未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娇阿依”品牌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文化的特色价值未得到全面彰显与释放。

(四)基础配套建设待完善

十三五”期间,彭水全域旅游迈出坚实步伐,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但是要素配套建设仍待完善。道路交通条件有限,交通压力依然很大,县内道路状况有待提升,火车站点位置较偏,高铁仍在建设推进中。缺乏完善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规范的旅游引导标识,旅游景区、餐饮、住宿、娱乐等要素配套不足,难以满足旅游者的多元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待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区域文旅协作待加强

十三五”期间,区域交通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周边区县武隆、黔江、酉阳等区域文旅协作仍待进一步强化。同时,县内各片区旅游主体各自为政,缺乏全县整合、协作,未形成全域共同发展的态势。

第二章 准确把握文旅发展新态势

一、“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一)文旅融合主导产业跨界融合

文化、旅游及其跨界融合是一个深度和广度的融合,它不仅包括文旅融合、文旅科技融合,也包括线上线下的融合,以及文旅产业与农业、林业、工业、体育等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

文旅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以及挖掘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丰富完善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价值,还将对促进地区文旅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全域旅游引领旅游供给侧改革

全域旅游是国家重点推动的旅游示范工程,也是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全域旅游的目的在于用时间和空间旅游视角来进行旅游拓展,推动旅游消费规模并形成旅游产业的带动性。

十四五”规划将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强化旅游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城市风貌改进、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因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需要有更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进行战略谋划。

(三)科技赋能驱动文旅业态新变革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装置技术、体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的进程。“十四五”期间,科技应用对文旅产业的生产方式、新产品形态、消费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带来变革。

十四五”期间,预计大批文旅企业将在已有的主要景区景点打造体验式的文化园,建设以“内容体验和衍生品开发”为主要特色的文旅综合体,以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开展文旅营销服务并销售旅游商品,也包含技术创新带来的重要产业业态变化。

(四)乡村振兴构建文旅产业新格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伴随逆城镇化潮流的出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项目整合发展。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进程,要求建立良性的城乡互动关系,其中旅游是关键媒介。

通过旅游带动城市消费和城市人口进入乡村,优化乡村产业和收入结构,构建旅游引导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乡村地区逐渐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旅游空间的新格局。

(五)IP品牌打造拉动文创产品消费

在文旅融合IP体系中,IP创新的本质是文化提升,在旅游新时代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的构建目的地IP创新体系,形成目的地IP建构的行动计划。

IP及其衍生品销售可以解决旅游企业实现积累性的增长,而不是仅仅依靠一次性现场消费的项目或者依靠每年投资拉动的新增项目。此外,IP还可以带动不收门票的景区创新体验性内容并带动文旅产品销售,只有IP体验和品牌体验,消费者才会在旅游景区和互联网上持续购买旅游商品、伴手礼等。

(六)多规合一强化规划的可实施性

十四五”规划要突出规划的落地性,将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整合,要与土地利用、林地、耕地保护、生态红线充分对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使之真正成为可落地、可实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规划。

二、“十四五”面临的主要机遇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政策机遇

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系列重大战略,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内需,有利于推进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拓展发展空间;国家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数字中国、全域旅游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为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文旅发展带来了利好政策。

(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极大提振文旅市场,有利于彭水发挥处于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和武陵山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交汇点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的集散中心。

(三)新时代新常态背景下的市场机遇

在内循环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培育繁荣国内文旅市场,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疫情防控背景下,“低密度+高质量”的品质旅游和“大众化+高频次”的休闲式旅游成为新常态,本地游、周边游等“轻度旅游”模式快速崛起。尤其是当今文化体验游、康养度假游、回归自然游、家庭自驾游和文化创意、户外运动与野外探险等旅游需求的规模化发展,旅游消费层次分化、旅游需求个性化发展,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数字经济与文旅业深度融合,为彭水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区域交通条件大改善的发展机遇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一江两铁五高速”大交通以及县域联网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渝怀高铁、渝湘高速、彭酉高速将建成通车,渝湘高铁主城至黔江段及彭水西站已开工,彭水将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国家“八纵八横”厦渝主通道。外畅内联的对外交通大通道网络格局逐步形成,提高了彭水的外部可进入性,有利于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彭水文旅发展总体向好的内驱机遇

十三五”期间,彭水各年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3000万,旅游收入达到15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拥有73A级以上景区,连续3年进入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列入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一节一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成为地方文旅品牌,“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品牌凸显,旅游影响力不断提高,文旅发展势头强劲,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十四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来自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挑战

十四五”期间,文旅融合将进一步深化,由磨合期过渡到深化期,文化与旅游业分别有事业和产业之分,如何促进文化和旅游真融合、广融合、深融合,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最大化,将是一大挑战。

(二)来自区域及周边同质竞争的挑战

面临着大武陵山区、渝东南周边区县及主城等地同质景区的竞争压力,如何从周边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彭水“十四五”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乌江画廊景区面临小三峡、小小三峡、小南海、阿蓬江等景区的激烈竞争;摩围山旅游度假区面临南天湖、仙女山等度假区的竞争;郁山古镇面临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凤凰古城等古镇的竞争。

(三)来自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挑战

彭水县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民歌《鞍子苗歌》《高台狮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腊庄傩戏、苗族踩花山、苗绣等30余项,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逐步减少;有市级文保单位4处,县级文保单位100余处,未定级文保单位1200余处。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是“十四五”期间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四)来自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挑战

彭水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是乌江下游生态屏障,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是彭水文旅发展的重要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提速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进文旅产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彭水文旅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五)来自新时代与新常态市场的挑战

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带来重大打击,疫情防控常态化,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游客需求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文旅行业或将出现市场和产品重构、更加重视安全卫生、更加注重健康养生等特点。彭水的文旅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能否敏锐对接市场需求、保障游客安全、推进文旅产业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是将面临的又一挑战。

第三章 明确总体发展思路,构建文旅新格局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示精神,贯彻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彭水渝鄂黔地区协同发展节点作用,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按照“三四六”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

二、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旅游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走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道路。全面践行“两山论”,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两化路”,保证文旅开发立足实际,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筑牢乌江下游生态屏障。

——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发展原则。旅游业为彭水第一支柱产业,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全域旅游统筹,促进文化和旅游真融合、广融合、深融合。将文旅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结合,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渗透融合,确保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确保文化旅游项目实施落地。

——坚持品牌引领,优质发展原则。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创建国家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田园综合体等精品文旅景区,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产品、业态、模式和路径,以品牌为引领,优化场景设计,完善体验体系,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好运营,关注细节,创造感动,追求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

——坚持活动助推,营销发展原则。坚持以节赛活动为媒,包装产品、推广营销的文旅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活动举办思路和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节赛活动组织水平。整合政府、旅游企业等平台资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有机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展示“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彭水美誉度、知名度。

——坚持市场导向,项目带动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引导的作用,积极推进文旅产业市场化进程,培育壮大文旅企业,加快文旅项目开发,以项目带动文旅融合,调动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市场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激发文旅发展内生动力。

三、发展战略

(一)文旅融合——全域大整合战略

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统揽,高举世界苗乡、黔中文化两大品牌旗帜,充分依托大武陵生态背景,以“大旅游”发展观、“大领域”融合观、“大区域”旅游目的地主导观为系统支撑,坚持市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参与、统一协调的原则,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从点上开发到文旅资源大整合、全域大联动、产业大融合的全面发展。

(二)品牌引领——深化大苗乡战略

鞍子民歌《娇阿依》在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之后,已成为彭水县民族风情的一张名片,20201月阿依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导,以“娇阿依”为灵魂,深化“九苗”苗食、苗绣、苗歌、苗舞、苗医、苗药、苗艺、苗寨、苗城与旅游融合,以苗歌乡音为主题,以阿依河景区为引领,以蚩尤九黎城、乌江画廊、摩围山、阿依林海、阿依大草原等景区景点为载体,推出苗歌寨、苗歌村、苗歌王等文旅产品,实施苗歌乐养计划。策划包装主题文旅融合精品、文创旅游商品等,深耕“世界苗乡”品牌,深化“养心彭水”内涵,引领彭水“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品牌突破。

(三)乌江高地——廊道大联动战略

乌江画廊的品牌概念已在市场上取得较大的影响力,彭水已成为目前乌江沿线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水路旅游节点、乌江画廊事实上的起点所在。乌江干流在彭水段斜贯境内,彭水可成为渝东南地区最主要倚重乌江干流发展旅游的区县。彭水应充分依托乌江品牌优势,联动重庆、贵州乌江沿线地区,构建乌江画廊大联盟,引领乌江全流域大廊道文旅开发,将彭水打造为乌江画廊大联盟集散中心,做强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核心支撑,抢占品牌高地。

(四)区域协作——武陵大联盟战略

彭水位于渝东南地区乃至大武陵山区位优势地区与乌江水道核心资源优势区域最重要的结合部,具有大武陵山水陆枢纽的区位优势。渝湘高铁建成通车后,彭水将成为渝东南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以及武隆、黔江、酉阳三大旅游区形成的旅游三角区域的核心部位,这既为地处这一旅游三角区域腹心部位的彭水文旅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区域联动基础,也为彭水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彭水应积极参与武陵山大联盟、渝东南城镇群各主体的文旅合作,把彭水打造为名副其实的武陵山区发展枢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生态依托——绿色大康养战略

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环境、后疫情时代等问题备受重视,以及满足大众追求健康品质和美好生活等民生需求因素共同驱动下,大健康、大康养产业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绿色生态产业为支撑,加快发展康养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森林康养、避暑康养、田园康养、高端养生护理、医疗保健等康养业态,打造品质型康养胜地。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按照“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八做两加大一推动”路径,做深规划、做优景区、做靓品牌、做精线路、做活营销、做大产业、做强队伍、做细服务,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推动文旅、农旅、城旅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文旅+”“+文旅”战略,以“千年不变的美丽,梦中的娇阿依——中国·彭水”为推广口号,推出一批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全国知名文化旅游节会品牌,不断丰富康养旅游、非遗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文旅融合业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发一批彰显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高质量建设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力争到2025年,实现文旅业态更加优化、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旅游文化更加丰富、管理服务更加精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历史文化、苗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进一步强化,城市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县域旅游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成果进一步巩固,“世界苗乡·养心彭水”文旅品牌更加响亮,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阿依河、乌江画廊等精品景区的辐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力争新创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亿元,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建成彭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基本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集散中心、渝东南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

展望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优质文旅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享誉世界。

(二)支撑目标

1、品牌创建目标

——创建善感周家寨、鞍子苗寨(鞍子苗寨、罗家坨苗寨、木欧水传统村落联合创建)、郁山古镇等至少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创建阿依林海、庙池农庄、阿依山樱花大草原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创建摩围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要素配套目标

——启动建设1家五星级酒店,三星级以上酒店达到8家;

——打造彭水特色美食街2-3个;

——推出一台具有彭水特色的文化演艺节目;

——包装一批“彭水礼物”品牌文旅拳头商品:苗家刺绣、苗阿依小麻花、不老泉·太极水、鸡豆花等;

——建设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3-5个。

五、发展布局

立足“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特色,依托摩围山(茂云山)、七跃山、乌江、郁江“两山两水”生态格局,以城区为集散枢纽,以交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彭水“一心一带三环四组团”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一)一心

彭水全域文旅发展中心。以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支撑的彭水全域文旅发展中心,是彭水文旅吸引中心、集散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深度做好产城景融合发展这篇文章,打造为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的集散中心、渝东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二)一带

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以乌江为轴线,突出旅游业带动发展作用,以阿依河景区、乌江画廊景区、乌江大坝为核心吸引,以峡江观光、水上运动体验为主导功能,联动涪陵、武隆、酉阳等周边区县,打造主城都市区辐射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能量传递带,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发展。

(三)三环

北部环:中心城区—保家—郁山—莲湖—三义—太原—棣棠—龙射—中心城区。

东部环:中心城区—乌江马蜂峡—桑柘—庙池农庄—诸佛—鞍子苗寨/罗家坨苗寨/木欧水传统村落—善感周家寨—乌江画廊—中心城区。

南部环:中心城区—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黄家红色小镇—阿依河—中心城区。

(四)四组团

茂云山水”康养运动度假组团。以茂云山森林公园资源及盘古河(珠子溪)为生态背景,以“黔中道,非常道”为主题聚焦,以摩围山度假区为核心支撑,以康养度假、运动休闲为主导功能,带动润溪乡、龙塘乡、黄家镇等乡镇乡村旅游发展,联动武隆芙蓉江,拉动西南片区文旅发展。

阿依原乡”苗乡风情体验组团。以原生态苗乡田园为背景,以鞍子苗寨、周家寨为核心支撑,以“娇阿依”的故乡为内涵,带动诸佛乡、梅子垭乡、桑柘乡、善感乡等乡镇,打造原生态苗乡风情民俗体验,拉动东部片区文旅发展。

郁山传奇”历史文化休闲组团。以郁山古镇为核心,带动保家、联合、芦塘、莲湖等乡镇,以黔中文化、盐丹文化、生态文化为内涵,以郁山古镇、阿依林海等为核心支撑,以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盐浴养生为主导功能,拉动郁江沿线文旅发展。

七跃秘境”文化生态探谜组团。以七跃山为核心吸引,联动太原、棣棠、龙射、普子等乡镇,以山水探险、历史探秘、科考教育为主导功能,围绕历史遗迹、原始森林、珍稀植物、地下暗河等做足“探”文章,突出“谜、秘”优势,强化与石柱、丰都的联动,拉动该片区发展。




1: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期间文旅发展格局示意图

第四章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升级

以建设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和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为重点,整合全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做大旅游规模,提档升级现有景区,开发建设新景区,打造特色鲜明、体验丰富、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加快“三城一体”建设,彰显“世界苗乡”魅力

深度做好产城景融合发展文章,高品质打造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三城一体”中心城区,积极推进建设苗乡风情城、生态宜居城、人文旅游城“3大功能城市”,打造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2大重要支撑”,实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1大核心目标”,为建设“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奠定坚实基础。注重老城亲水、新城近山、蚩尤九黎城苗族文化城市景观打造,彰显“山城”“江城”“世界苗乡”独特魅力,打造为渝东南综合旅游交通枢纽中心、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的集散中心、彭水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提升老城品质,强化“历史文脉之城”特色。推进“两江一河六岸”美化提升,加强临街临江建筑立面美化改造,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培育休闲经济、假日经济、节会经济、会展经济、夜市经济等城镇业态,打造特色餐饮、购物、娱乐、夜市、文创等文旅休闲老街,完善城市绿道、健身步道等慢行系统,拓展休闲空间。推动老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

提速新城建设,强化“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特色。充分立足于居旅一体、休旅一体、城旅一体的“主客共享”宜居、宜游、宜业的一体化开发理念,按照“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定位加快新城建设。高品质建设县体育馆、县游泳馆、县文化中心、城市体育公园、五湖公园、蟠龙山主题文化公园等配套文体设施。规划配套一批品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休闲设施,满足旅游者及当地居民对品质消费的需求。通过导览标识、景观小品、设施风貌等,强化彭水特色地域文化的体验引导,注重城市品质与形象。融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品质之城。

扩容提韵蚩尤九黎城,打造“全国知名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强化蚩尤九黎城景区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二期三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集散、游览功能,引导人口适度聚集,打造“世界苗乡”窗口。推进蚩尤九黎城商圈建设。有序启动游客集散中心、九黎国际酒店、康养综合体、文博影视创意产业园、彭水博物馆、苗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开发彭水高铁西站片区城市综合体,建设文化用品一条街、特色饮食文化一条街、地域土特产一条街、非遗工坊一条街等。充实文化内涵。将彭水的黔中文化故事、苗族民俗风情、盐丹文化历史等通过多元的方式在此荟萃,打造苗族民俗文化栖息地、世界苗裔寻根圣地,增强彭水旅游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创新文化展示体验方式。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提升演艺水平,虚实结合,将《苗祖·蚩尤》升级打造为声光电结合的沉浸式演出,成为彭水文旅品牌的一张名片;结合景区特色建筑空间,分散布局小型实景剧,引导游客参与、互动体验;促进文化与动漫、影视、游戏、VR等的结合,拓展新业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九黎不夜城,彭水会客厅”,丰富夜间餐饮、购物、娱乐、演艺、休闲供给,把蚩尤九黎城打造为重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重庆市高标准服务示范区。

二、提升乌江画廊品质,做强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核心支撑

实施乌江画廊品质提升行动。打造乌江民俗体验区、水上休闲运动基地、乌江流域影视文化基地、乌江自驾游目的地、西部时尚休闲度假区,建设高峡平湖、雄奇险秀的诗画长廊、历史长卷、风情走廊,联动好万足门户、鹿角驿站、善感标杆等沿线乡镇的乡村振兴发展,以乌江画廊景区为主线,引领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建设。

打造乌江水上休闲运动基地。开通九黎旅游码头至阿依河出口段游船旅游,以犀牛、马峰、庞公等峡谷为重点,打造“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自然人文观光带,做响“千里乌江·百里画廊”峡江风光旅游名片。持续举办中国摩托艇联赛暨中美澳艺术滑水精英赛等水上运动赛事活动,提升赛事举办水平,线上线下联动,扩大赛事品牌知名度,强化其对彭水文旅产业的拉动。推进万足、鹿角水上运动休闲项目建设,丰富乌江水上体验。

提档升级乌江画廊景区。提档升级游船俱乐部、湖心小苑、湖心岛、万寿宫、养心湖畔等项目建设,完善环湖游步道、智慧旅游、景观大门停车场边坡治理及景区公厕等配套项目建设,创新业态,推进体验式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乌江风景道。以乌江为轴,充分利用乌江沿线老旧公路及乌江纤道,建设骑行、徒步、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乌江风景道,串连沿线马蜂峡、鹿角峡、周家寨等乡村旅游点。推动县城乌江画廊片区(九黎城至阿依河出口)乌江两岸民宿及农家乐建设。

开发乌江夜游产品。依托彭水城区、高谷、周家寨、鹿角等乌江段开发夜游产品,拓展乌江休闲旅游体验。

构建乌江画廊大联盟区域联动体系。完成乌江航道升级改造,实现全线通航;加强东与武隆、南与酉阳、贵州的联动合作,打造乌江画廊旅游集散中心,引领乌江全流域旅游联动开发。

三、精致化打造阿依河景区,扩大5A级景区品牌效应

提升景区品质。加大阿依河景区与乌江画廊、摩围山景区的融合力度,进一步丰富景区产品、优化功能、升级服务,加快推进新城至阿依河景区通道及摩围山云顶寺至阿依河观光索道建设,推进岩头坝民俗风情小镇、牛角寨休闲体验区、青龙洞科技体验区等项目建设,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对景区内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景区品质。

丰富文化内涵。将苗族民俗、苗歌文化融入景区体验,打造牛角寨非遗项目,建设乌江生态文化陈列馆。

创新打造夜间体验产品。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选择适宜河段,开展夜间漂流,丰富体验。推进岩头坝夜间灯饰工程建设,打造夜间演绎项目,丰富夜间观光、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配套建设。

四、着力摩围山度假功能配套,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多元化打造摩围山景区,合理发展低密度、高品质康养度假旅游地产,重点开发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生态康养、乡村体验、体育运动旅游,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游客集散能力,推动摩围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联动靛水街道、黄家镇、润溪乡、大垭乡、龙塘乡等,强化旅游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打造全市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力争建成摩围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打造黔中文化高地。以“黔中道,非常道”为理念,聚焦云顶寺,建设云顶寺佛教胜地,提升黔中文化博览园,包括黔中道博览馆、黔中古道、黄庭坚纪念馆、太子纪念馆、摩围阁、羁縻州度假别墅、园区大门、时光广场、黔中文化长廊、摩围石林等,规划建设黔中古道片区文化主题避暑康养地产,深化黔中文化体验。

着力推进摩围山康养度假项目开发建设。推进摩围山日月星辰森林康养基地、摩围山旅游度假区康养基地、云顶寺片区禅修小镇、森林康养小镇、悟空影视城、洋水古城复建、亚高原体育运动公园、露营基地等旅游度假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度假区功能。

打造摩围山冰雪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滑雪、滑冰等冰雪项目,开发冰雪竞技、休闲、娱乐、培训等业态,实现旅游淡季不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要求,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智慧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摩围山云顶寺至阿依河观光索道,建设新城至摩围山快速通道,对现有旅游接待设施进行提档升级。

带动周边乡村振兴。撤润溪乡,设摩围山镇。推进农耕嘉年华、秘境拓展区、民俗风情区、花卉观赏区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加强摩围山景区与周边乡村的旅游公路连接,强化摩围山景区旅游发展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益。

五、提档升级周家寨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充分对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要求。依托“一脚踏两省(三县)”的区位优势,升级完善景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游客中心、苗乡水街、乌江之眼观景台、乌江望主题民宿等重要节点,打造“周家寨十景”,丰富文化内涵,彰显乌江画廊品牌价值,打造中国乌江乡情小镇,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加强与周边景区与乡镇的联动。提档升级善感—鞍子—梅子旅游公路,加强与酉阳龚滩古镇、沿河洪渡镇的联动,将周家寨打造为乌江画廊大联盟重要支点。

六、整合鞍子苗寨资源,做深生态苗乡体验

以“阿依原乡”为主题整合资源。整合石磨岩景区、罗家坨苗寨及木欧水国家传统村落三大苗寨资源,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景区内涵,提升景区形象,强化生态苗乡体验。

实施苗歌乐养计划。以苗寨村落为载体,以苗歌乡音为主题,推出苗歌寨、苗歌村、苗歌王系列产品,充分展现“世界苗乡”品牌。活态化苗族民俗,户外移动场景式展示苗歌、苗舞、苗族体育等民风民俗,深化文化体验。

强化乡村振兴带动效应。依托文旅的发展,引导当地居民开展特色民宿、餐饮接待、手工艺品及土特产售卖等,吸纳有条件的居民参与景区文旅活动,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渠道。

七、打造郁山古镇旅游区,创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以黔中文化为核心,以盐丹文化为内涵,以郁山场镇为基础依托,以后灶南京街、温泉、盐泉、盐业遗址等资源为核心支撑,高标准编制《郁山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与规划》,将郁山古镇建设成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独特的盐温泉度假区。

加强文化遗址保护与文化体验开发。加强对郁山盐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遗址遗迹的保护,打造黔中文化园,传承历史记忆。强化黔中文化、盐丹文化体验方式与内涵创新,复建九宫十八庙、黔中道府,规划建设沉浸式郁山历史文化体验中心,集盐丹文化体验馆、黔中文化剧院、文化演艺中心等于一体,感受郁山辉煌历史与穿越时空的魅力。

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及相关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接待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郁山片区道路交通建设。打造“大唐遗梦”郁山民俗文化老街等主题文旅项目,推进盐浴疗养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建设,启动后灶峡谷生态旅游开发。

联动阿依林海景区。提升郁山古镇与阿依林海的道路交通联系,提升保家镇至阿依林海的道路等级,打通阿依林海与连湖镇(黔石高速连湖下道口)旅游道路,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阿依林海景区海拔及区位优势,提升现有休闲娱乐项目品质,强化以红豆杉为核心的康养产品开发。

八、发展壮大一批景区景点

全面提升泉水渔都、黄家红色小镇、佛山寨、阿依林海、兴隆苗寨、庙池农庄、黄地峡、花千谷、阿依山樱花大草原、龙门峡、神龙谷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的品质,加快拓展景区功能,完善服务配套,推动与周边核心景区、乡村旅游点联动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生态庄园、精品民宿、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景点,形成处处是景、处处宜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2: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期间重点文旅项目布局图




第五章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潜力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推进文旅理念融合

强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深入挖掘彭水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优秀苗族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将苗族文化引领的“九苗”苗食、苗绣、苗歌、苗舞、苗医、苗药、苗艺、苗寨、苗城业态深度融入旅游业中。在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内涵,体现人文关怀。

注重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注重发挥旅游在促进文化传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用好旅游景区、导游人员、中外游客等媒介,广泛传播地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成为旅游目的地。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景区+工坊”等文化业态植入模式,支持国有、民营文艺院团进入各旅游景区驻场演出,支持景区打造体验式、互动式中小型演艺产品,通过旅游活动传播地方文化。

二、加强文旅业态融合

有效提升和深入挖掘文物遗迹、非遗文化、传统村落以及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文化载体的旅游体验和价值功能,拓展影视、演艺、动漫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非遗+旅游融合。创新推进非遗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扩大《娇阿依》文化品牌,促进鞍子苗歌、高台狮舞、苗族踩花山、诸佛盘歌等非遗项目融入百姓生活、走进景区景点,创意开发刺绣、根雕、木雕、编织、乌江石等民族工艺品,引导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传习所等向游客开放、景区化包装。

文博场馆+旅游融合。支持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场馆向游客免费开放,加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博物馆展陈、展示、讲解中的运用,打造数字博物馆和虚拟文化体验空间,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文博场馆向文创旅游基地延伸,打造主题艺术餐厅、苗族特色品牌文创店、智慧互动展陈、艺术会展节庆、室内外实景演艺等新兴文博场馆业态。

演艺+旅游融合。以文旅融合为主线,打造一系列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的文旅演艺产品。以九黎城为载体,提升现有演艺产品品质,高标准打造一台沉浸式精品文旅演艺节目。推出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具有原创力、生命力的景区剧场精品,将文化演艺与景区紧密结合,活跃艺术团、旅游景区、民俗大院等驻场演艺。

文体+旅游融合。持续举办好“两节一赛”,积极筹办中国原生民歌节,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丰富节赛内涵,扩大品牌影响,打造彭水文体旅融合名片。依托摩围山旅游度假区,培育冰雪运动、马术、低空运动、飞拉达攀岩等体育旅游业态,规划建设摩围山亚高原运动公园。依托郁山镇武术传统,开展武术培训,引导游客参与,传承地域传统体育。提升体育场馆设施的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引导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向游客开放,鼓励体育场馆开展民族特色运动,如射弩、竹铃球、高足球、踩花、杂技等,让游客感受苗族特色文化氛围。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发展体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运动体验数据化、运动展示视频化。

文创+旅游融合。挖掘苗族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内涵,发挥文化创意在旅游开发中“点石成金”的作用,围绕朗溪竹板桥造纸、彭水青瓦烧制、郁山泼炉印灶制盐等制作技术发展文创体验项目,开发彭水苗绣、根雕、木雕等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发展新型演艺、工艺美术、动漫影视、创意设计等文创业态,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影视+旅游融合。依托神秘武陵环境氛围,发挥黔中文化遗址遗迹、乌江画廊山水景观、世界苗乡民族氛围等取景取材优势,以剧本孵化、纪录片生产、外景拍摄等环节为突破口,探索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鼓励全国影视企业来彭水、拍彭水、宣传彭水,带动一批彭水旅游景区景点提升知名度,扩大彭水知名度、美誉度。

三、推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

依托城区、主要景区、特色场镇街区,大力培育夜间文旅消费活动,开展主题灯会、夜间演唱会、夜间剧场、夜间音乐节、夜间美食节,打造“九黎不夜城”、“夜游乌江画廊”品牌,打造全天候旅游体验。一是鼓励城区主题公园和主要景区开发夜间观光、夜间漂流、夜间骑行等夜间体验旅游产品,举办灯光节、音乐节、露营节等夜间节庆活动。二是优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开放时间,鼓励开发“文博场馆奇妙夜”体验项目,包含评书、话剧、曲艺等文化活动,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景区书屋。三是大力发展夜间演艺、影视娱乐、非遗传承工坊体验等,打造“白天看景、夜晚看剧”全天候旅游体验。四是推动老城、新城、九黎城核心商圈与文旅融合发展,实施灯光美化亮化工程,组织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等活动,打造集美食、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夜游集聚区,做大夜间消费规模。

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彭水及周边旅游资源与景区分布,优化利用综合交通路网,策划构筑“三环两线”旅游精品线路,串联重要景点,彰显彭水旅游独特魅力。

打造“三环”。开发三城都市旅游小环线,着力体现老城“传统与宜居之城”、新城“未来与现代之城”、蚩尤城“民族与民俗之城”旅游特色风貌,推动“产城景”沿通道、沿流域深度融合集聚,做精城市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文化娱乐等都市旅游业态,塑造提升和串联街头巷尾城市微景点,开发都市乌江游,打造民族生态都市旅游线路。打造县域民族风情旅游中环线,重点聚焦彭水西南部旅游资源富集“黄金三角”区域及东部生态苗乡,串联蚩尤九黎城、乌江画廊、阿依河、黄家红色小镇、摩围山、润溪樱桃井以及善感周家寨、鞍子苗寨、诸佛庙池等景区景点及乡村振兴重点镇村,打造古城苗韵、峡江山水、康养度假、禅修文化、红色教育、苗俗体验等民族风情旅游线路。培育渝黔省际旅游大环线,积极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接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发展,加强与四川阆中、西昌及黔北道真、务川等地合作,新建彭道高速,连接渝湘、酉沿等高速公路,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串联阆中古城、西昌邛海、道真大沙河傩城、务川仡佬之源等人文景区以及彭水阿依河、武隆仙女山、酉阳桃花源等山水景区,共享游客资源、共推旅游产品。

布局“两线”。构建乌江画廊水上旅游精品线,加强与涪陵、武隆、酉阳、贵州沿河等区县协作,合力推出“千里乌江·百里画廊”旅游精品,探索“一票通”“全线游”,实现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加快构建互联互通、高效顺畅的水上旅游精品线。打通武陵山陆上旅游黄金线,依托渝湘高铁大动脉,联动重庆主城、武隆、黔江、湖南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构建大线路、大产品、大市场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促进区域旅游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通武陵山陆上旅游黄金线。

五、推进“文旅+”跨界融合

文旅+交通融合。深化道路交通与文旅融合,推动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健身步道等建设,发展游船旅游、游艇旅游、低空旅游、徒步旅行等业态。推动乌江绿道及沿线自驾露营基地建设,升级乌江旅游航道。促进彭水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枢纽和设施的旅游休闲功能和消费业态的植入。

文旅+康养融合。强化康养度假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郁山盐泉资源,开发盐浴康疗度假旅游;依托摩围山、阿依林海森林资源及海拔优势,开发避暑、养生、养老度假旅游;依托温泉资源,开发温泉康养产品;依托七跃山珍稀植物资源开发康疗保健旅游;依托乡村生态农业,发展乡村生态养生旅游;依托苗族医药文化,开发特色康养旅游。

文旅+科技融合。促进文旅与科技融合,探索云平台、全息影像、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产品中的运用,完善智能讲解、展陈、体验、导览等游览设施和基础配套。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彭水文旅场景中,打造机器人客服、智能行程定制、酒店云端系统、OTA在线搜索等,为游客带来科技感与体验感。推动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一批数字文化演艺产品。结合文化演艺、文学、音乐、体育赛事等活动,开发云游览、微直播等游览模式,实现文化资源多渠道高效转化,多时空、多视角展现彭水文旅特色。

第六章 着力农文商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特色农业、古镇古寨、移民新村和自然奇观等资源,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加强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以特色农产品、重要民俗文化及特色区域为重要抓手,着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具有乡情乡愁乡趣乡味的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打造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样板。

一、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

依托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联动周边汉葭街道、靛水街道、绍庆街道发展乡村观光、果蔬采摘、垂钓、特色农家等城郊型乡村休闲游乐项目。依托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等景区,周边乡镇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建设摩围山山地特色农旅融合示范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等农旅融合新业态,建设生态庄园、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乌江沿线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带,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民族生态旅游产业,建成融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科普研学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带。依托鞍子、诸佛、桑柘等生态苗乡,发展苗族民俗文化依托型乡村旅游。依托棣棠乡黄泥村、朗溪乡田湾村何家盖、润溪乡樱桃井村、龙塘乡双龙村等传统村落,挖掘优秀乡土民俗文化,发展传统村落依托型乡村旅游。

二、丰富提升乡村文旅产品供给

(一)打造一批特色农文旅融合示范试点

突出比较优势和特色差异化发展,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农文旅融合,打造主导产业支撑有力、生态文明持续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精品农文旅融合示范试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大力支持高谷生态旅游镇、郁山历史文化镇等一批特色农文旅融合示范镇发展,扎实推进太原镇、润溪乡、岩东乡、诸佛庙池等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拉动乡村振兴。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延伸主题文创商品、主题乡村景观、主题农特产品、主题研学产品等,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推出一批乡村网红“打卡地”,吸引客源市场。

(二)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推动土特产品、特色食品、文创手工艺品等品牌化、旅游化包装,开发一批伴手礼、后备箱农产品,着力塑强“苗乡菜谱”“苗妹香香”等土产品牌,快速形成拳头商品和网商俏货。加强乡村文旅商品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和电子商务,加强电商产品生产培育。重点依托“三品一标一名牌”农产品实施电商化、品牌化改造,培育出2-3个“拳头”网销农产品。

(三)开展乡村创客行动

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等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培育一批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成一批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

三、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全面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分类分档推进农村环境“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美化提升村容村貌。围绕路、水、电、气、通讯、电商等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服务,实施升级改造,解决最后一公里,打造美丽乡村、现代乡村、科技乡村。对全县的农家乐、乡村酒店和民宿,开展升级改造行动,做到风貌独特、功能配套,设施完备,实行标准化验收。持续深化“厕所革命”,推进旅游厕所合理布局,提高厕所建设质量,提升厕所文明水平。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宣传,深入推进“纯美农民、洁美农家、和美农村、富美农业”四大行动,提高村民素质,加大整治农村环境,建设宜居乡村,为游客营造优质的旅游氛围。打造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广“基地+城市社区”“批发市场+宅配”等配送模式,“十四五”期间新增100个电商扶贫示范网店。

第七章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供给质量

一、深化旅游道路交通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乌江旅游航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旅游公路”立体交通体系,形成真正的“水陆空”立体旅游先驱,努力构建“外联内畅互通”交通网络,建设“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渝湘高铁、渝怀铁路二线及彭水站场、渝湘高速扩能、黔石高速等项目建设有序实施,打通“大动脉”,逐步完善“一江两铁五高速”大交通建设,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构建东西南北“四向”联通、铁公水联运的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武隆仙女山机场至彭水快速公路,适时开通武隆仙女山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至彭水旅游专线大巴。积极推进城景、景景互联互通工程,构建高效顺畅的交通网络格局。推动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阿依河、乌江画廊、鞍子苗寨等重点景区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县域南部、东部及县域南北大环线旅游道路的升级改造。切实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重点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逐步开通县城至重要旅游景区及重要景区至景区旅游专线。推进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慢行系统等公共交通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打造乌江风景道、县城—摩围山风景道、郁江风景道,重点打造沿线林相景观,在重要节点建设观景摄影平台、自驾车露营基地、特色购物点和相关服务配套等设施。

二、有序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

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域化布局旅游集散咨询体系,构建“全县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旅游区/乡镇/交通枢纽咨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点”的三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实现旅游咨询、换乘、预定、投诉、自助游、团队游、购物、休憩、活动推介等复合功能。

加快推进彭水高铁西站与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打造为集游客换乘、信息咨询、服务预订、智慧服务和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提高旅游服务的综合水平。提档升级阿依河、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景区游客中心,推进摩围山、周家寨、鞍子苗寨、郁山古镇等重要旅游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建设。

完善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在彭水县城、高速下道口、交通枢纽站等重要旅游干线及景区、景点布置全域全景图、旅游交通标识、景点景物介绍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导览图、外部交通图、温馨提示等标识标牌。

三、强化文旅要素配套体系建设

提档住宿接待体系。重点打造一批星级酒店、星级民宿、高端度假酒店、商务经济型酒店、文化主题酒店等中高端住宿体系,支持发展自驾车露营基地、悬崖景观酒店、原生态度假木屋、主题化旅居驿站、散居式民宿院落、集装箱青年旅舍等特色住宿类型,形成“高端+大众+特色主题”的住宿体系。“十四五”期间,力争创建1家五星级酒店,三星级以上旅游酒店达到8家。

做特美食餐饮体系。着力打造苗家人赠与世界的美食典藏——《苗乡菜谱》品牌,推出太子鸡豆花、涪翁烧白、苗家鼎罐饭、糯米糍粑、灰豆腐、都卷子、斑鸠豆腐等苗乡菜谱,在传统苗乡菜谱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菜品,依托县城、重点旅游村镇及景区等,推进形成“好吃街区、特色餐饮店、个性餐饮点”相互补充、层次鲜明的餐饮体系。

打造一批“彭水礼物”。打造由地域标志性商品、地方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构成的彭水特色旅游商品体系,加强文创商品研发,开发彭水苗绣、根雕、木雕等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开发蜂蜜、不老泉·太极水、阿依小麻花、大脚菌、擀酥饼、晶丝苕粉、紫苏油、酥食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彭水礼物,支持“苗妹香香”等特色地域品牌做大做强。

丰富文旅娱乐活动。推出一批旅游演艺精品,开发一批非遗展演与体验项目融入旅游,培育一批知名旅游节事品牌,丰富四季旅游节庆活动。加强重点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小型剧场、主题游乐园、乡村文化乐园等项目建设。

提升旅游公共环境质量,营造民族文化旅游氛围。综合整治县城和景区辐射范围内的景观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等,提升市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倡导少数民族市民穿民族服装、唱民族歌、跳民族舞,引导旅游工作者在适宜的场合穿民族服装,促进民族歌舞进景区。

四、大力推进智慧文旅建设

结合重庆市智慧旅游建设,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成果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

(一)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在县城、高铁站、文博场所、游客集散中心、九黎城、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等重点文旅服务场所部署5G网络,全面推进A级景区、星级酒店、文博场所和交通枢纽中心免费wifi全覆盖。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进一步规范及完善彭水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彭水文旅消费数据监测体系、智慧文旅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对接进入全市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发挥数据综合服务和应用效能。

(二)加快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打造“一部手机畅游”智慧文旅系统,将县内各景区及文博场馆之间相互连接成线,最终达成彭水县文化、体育、旅游点集合成面。利用“一部手机畅游”智慧文旅系统,完善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板块建设,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实时监管要求。引导旅游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并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推进智慧景区、智慧乡村、智慧酒店、智慧民宿等建设。支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运用数字技术展示特色文化内涵,强化旅游体验,彰显文化价值。

(三)推进文旅公共服务与监管智慧化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标,建设信息共建共享、宣传有机协同、产品满足供给、服务全面有效的彭水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整合旅游和文化、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在云平台上及时发布旅游景区实时游客量、道路出行、气象预警、节事活动等信息。整合大数据、5G直播、新零售、区块链等多项前沿科技,围绕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养”等要素为游客提供全面、动态、贴心、个性化的一站式智慧服务。提供人工智能客服、舆情分析、数字可视化辅助决策等服务,打造一键投诉、及时响应、联动处置、实时反馈、限时办结的涉旅投诉管理机制。实现涉旅执法、信用监督、应急处置、电子合同等政府管理服务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市场治理与行业监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依法依规推动政府与企业间相关数据资源共享。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方案,为各类游客消费提供便利。

第八章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充分发挥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作用、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不断提高彭水文化软实力。

一、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作品创作、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供给全过程,强化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宣传展示、制度保障,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全县人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等。

(二)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审美水平

持续开展惠民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实现文化扶志、扶智。加强全民艺术普及,开展艺术展演,普及艺术知识,加强艺术培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贯彻落实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公益行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引导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成为中华文明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三)促进移风易俗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通过文艺作品、文化体验、公共服务等,培育文明新风,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健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发扬志愿精神。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

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

适应新时代对公共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均衡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加快形成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切实保障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服务好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抓好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级文化阵地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衔接,加强资源统筹和共建共享,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效能督查,发挥最大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彭水新城融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及文化广场一体的县文化中心高品质建设,推进九黎城文博创意产业园、彭水轻工博物园、盐丹文化博物馆及黄家镇红色文化纪念馆建设,强化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陈、展示、讲解中的运用。推进新城五湖公园、蟠龙山主题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支持各镇街、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村史馆、乡愁体验馆、图书驿站、健身步道、骑行绿道等文化设施。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加快推进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将有线广播延伸到全县所有村(社区)村民小组、自然村落、人口聚居点,有线信号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全面升级广播系统功能,整合气象、应急等各行各业,建成全县统一的广播信息发布网。推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探索改造和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在旅游设施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内涵,推进文化场馆向游客开放、旅游化包装,推进景区及民宿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提升旅游项目文化内涵,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新空间、新体验。

三、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融合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打造具有彭水特色的系列音乐、戏剧曲艺、舞蹈、平面艺术等原创文艺精品。高标准打造一台沉浸式精品文旅演艺节目,常态化推出《娇阿依》《怀清台》等一批具有原创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主旋律文艺精品,力争创作出具有国家、市级影响力的文化精品。积极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参加市级以上展演比赛,大力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对外文化影响力。鼓励文化企业、文艺名家发扬工匠精神,在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精耕细作,推动原创内容向出版物、影视剧、戏剧演艺、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转化。

四、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健身,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常态化、机制化做好“两馆一中心”免费向市民及游客开放工作,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在县城布局824小时自助图书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深入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阅览、送讲座、送辅导培训、送法规政策宣讲等流动文化进村活动,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举办“两节一赛”系列文化活动,塑造成彭水文体旅融合名片。以“健康中国”为引领,积极参加重庆市乃至国家级各项文体活动赛事,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开展文艺演出、展览、培训、创作采风等文化活动进景区,开展采风、慕课拍摄进景区等工作,丰富景区文化活动,宣传彭水景区景点。统筹实施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文化馆建设。

五、推进彭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大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的保护利用,编制好地方志,把以苗族文化、黔中文化、盐丹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悠久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加快建成彭水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加强保护区内文物基础保护利用

做好郁山盐业遗址群、万足茶林坪古建筑群、木欧水传统村落等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创新性开展文旅活动。完善做好文物登录工作,全面划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全县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争取新增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强化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做好南渡沱红军渡口遗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黄学珍三合院(红三军七师机炮连一排驻地)、笔架山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创新利用,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度重视城乡规划与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充分考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需要,严格落实基本建设考古制度。

(二)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研究和阐释

对彭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及传承人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数据库”及其他档案资料,为开展生态文化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彭水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展示和发掘研究,设立相关课题,组织专家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培训教育等,出版彭水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的相关成果。鼓励县内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与高校等机构开展专业合作,建立理论研究合作共享平台,挖掘一批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用好用足文化、文物、旅游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弘扬时代价值。推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建设全面系统的彭水文化遗产数据中心,制定实行文化遗产大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并开通“文化保护区网站”,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文化惠民。在坚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变、坚守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在文物保护区域依法依规、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

以非遗名录项目和传承人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体系、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传习所等,建立县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培育传统工艺工作站。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保护,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对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以艺人生产、生活的方式延续传承,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乡土教材,对青少年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同时开展保护区范围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生态保护人才队伍。推动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传承。深入挖掘射弩、竹铃球、高足球、踩花山等一批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建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体验基地。充分调动音乐舞蹈协会、美术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和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对文化生态开展保护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合力。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普及,支持发展乡村传习队伍,发动乡村开展传统歌舞、戏曲、庙会等民俗活动,支持非遗项目“走出去”参加市级及国家级非遗展览展示、普及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增进全民珍爱传统文化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

(四)着力地域特色文化创新性发展

围绕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发展新型演艺、工艺美术等新兴文化业态,鼓励发展影视、文化会展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商贸等业态融合,培育产业新增长点。挖掘民间节令资源,深化文体旅融合,打造节庆品牌,大力推动《鞍子苗歌》《高台狮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融入百姓生活、走进景区景点,持续举办好“两节一赛”,定期举办民族舞蹈大赛、民俗会、民歌会、苗族女儿会等民族文化特色活动,增加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与游客体验。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一批文创商品,推进苗绣、木雕、树雕等传统工艺产业向品牌化、集群化升级发展。

第九章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一、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大力推动文旅产业招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扩大内需和拓展外需并进,以摩围山、乌江、郁山古镇等核心资源开发为切入点,精心梳理策划、包装一批吸引力强、可行性高的文旅项目,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进行精准招商。积极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主体、运营主体进入彭水文旅产业,进一步做大市场基础。

扶持和培育大型文旅企业。积极培育大型文旅企业,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乌江画廊、九黎旅游、福冠等企业发展壮大,以其带动彭水文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积极支持民营和中小文旅企业。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型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民营和中小企业,保证当地文旅产品的丰富性、维护市场竞争活力、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社会发展,为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规模。

加快文旅企业改革创新。积极引导相关行业协会的建立与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吸引企业和个人加入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的管理工作。鼓励文旅企业加快创建现代企业模式,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建立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的企业质量管理机制,增强企业服务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提振文旅市场消费

加强需求侧管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需求变化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升级,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提升彭水文旅消费设施与环境,充分把握市场消费新蓝海。鼓励文创商店、特色书店、演艺剧场、文化娱乐场所、博物馆、美术馆等进入商圈、特色街区,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向文商旅综合体转型,打造文化、旅游、消费、社交体验新场景。提高文旅消费场所消费便利度,推广电子票、云排队、快支付等网络消费新方式,提升数字化预约、验票能力。鼓励发展文旅电子商务,进一步提升各类信息网络平台的文旅传播作用,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文旅消费数据监测体系。

活跃假日和夜间文旅消费。加大节假日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举办优质特色节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商业餐饮门店、书店、影院、景区景点延长营业时间,发展一批24小时营业点和深夜食堂,激活夜间文旅消费。鼓励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举办文创夜市,鼓励开展夜间跑步、骑行等全民健身活动。

推进文旅惠民工程。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坚持常年举办彭水文旅消费季惠民活动,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市场。制定景区门票减免等吸引外地游客的优惠政策,出台面向对口支援省游客的旅游优惠政策。

三、加强市场营销推广

持续统筹整合政企平台,借力官方媒体资源,借势节赛、招商等各项活动影响,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加大国内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目的地旅游品牌影响力。

(一)强化节赛活动营销

不断创新节赛思路和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引入国内知名品牌赛事和活动,持续提升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两节一赛”组织水平,扩大“两节一赛”社会影响,打造彭水文体旅融合名片。积极引导重点景区、乡镇根据各自特色举办节赛活动,支持举办阿依河漂流大赛、摩围山森林自行车赛、乡村采摘节等,策划推出摩围山冰雪节、郁山盐丹文化节、苗乡美食节、低空运动、攀岩等节事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会议,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树立旅游品牌,提升彭水美誉度。积极参加重庆乃至国内节会赛事,提升彭水知名度。

(二)整合线上线下营销

完善文旅宣传联动机制,形成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媒体全方位联动营销推广,达到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增加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重作用。创意设计彭水文旅IP形象,推出彭水旅游专题片、主题歌、影视作品、书籍刊物,高标准制作文旅指南、折页、地图等宣传品,精准投放县内旅游酒店、旅游景区(景点)、民宿、文化场馆等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抓住新一代消费群体习惯,开展线上“花式营销”,创新利用“双微一抖”、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深化市、县、文旅企业自媒体联动机制,运用好《今日头条》、华龙网等重点媒体平台,快速搭建客流平台。打造彭水文旅APP或小程序,从自助预订、需求分析、行程规划,到目的地智能导览系统,真正实现“一部手机畅游彭水”。

(三)联动区域协作营销

立足川渝市场、巩固国内市场,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强化与邻近省区和周边城市协作,联动武隆、酉阳等周边区县,共同开发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旅游资源,整体打造渝东南文旅融合示范区。充分利用渝东南旅游联盟、武陵山旅游联盟、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平台,联合宣传、捆绑营销,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彭水旅游整体形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机遇,持续加强与四川省阆中市、西昌市等友好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跨区域融合发展,力争把彭水旅游纳入成渝精品线路和全国推荐线路。

第十章 全面保障文旅发展新支撑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文化和旅游管理服务的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由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主导转变,建立与文旅融合发展相适应的领导机构和推进机制,完善高规格的组织领导体系,宣传、财政、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部门要主动服务文旅发展,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文旅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平台,充分激活市场功能和调动社会参与。

建立文旅整体联动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推进资源、平台、工程、项目、活动等融合,要围绕全县发展的目标定位,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要求,在线路整合营销、品牌共创共建、资源优势互补互惠等方面建立整体协同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数据统计和绩效评估办法,促进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

二、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加大文旅产业财政扶持力度。整合设立县级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以奖代补、项目补贴等方式,重点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加快制定出台文旅项目招商优惠、文旅产业发展扶持等政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潜能。探索设立文旅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更多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以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全县文旅产业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文旅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保障文旅项目用地。科学调整供地结构,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适当向重点文旅项目倾斜。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文旅项目,增强工业用地对新产业、新空间的兼容性适应性,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工业企业利用现有工业厂房和仓储用房兴办文旅产业,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改变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应。

三、完善市场监管执法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进文旅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审批事项,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推进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探索文旅行政执法的方式和程序,实施市场主体分类管理,推进市场监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

加强文化旅游市场检查巡查。督促文化旅游场所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曝光重大违法案件,推进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常态化治理。开展“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景区环境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投诉协调处理机制,持续开展文旅市场常态化排查,及时有效处理旅游纠纷和投诉,确保投诉受理不打折扣、处理及时高效。推进全县文明旅游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开展优秀企业评选,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抓好文旅行业综合安全监管,全面压实企业主体、景区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监管责任,防止重特大涉文、涉旅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旅游场所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完善文旅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导文化场馆、景区等场所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筑牢乌江下游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态与环境的提升和改善,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制度建设并重,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守护好生态家园,为城乡居民及旅游者创造一个舒心舒身、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树立新的资源观和节约观。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旅游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旅游区内的污水、烟尘、垃圾等的处理设施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努力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引导群众践行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实施公共节能工程,创建一批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让绿色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

五、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规范管理,改革人才培养评审办法、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政府管理部门积极引进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敢作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并给予良好的待遇,促进政府优良传统的传承,以注入新鲜血液,增强管理部门活力。组建一支具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的积极、主动、热情,有目标、有远见,又有踏实肯干、坚韧不拔奋斗作风的领头企业家和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以人为本、团结奋斗、锐意开拓、勇于创新的文旅企业管理层团队。


附表:彭水自治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

类型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

主管

部门

项目业主单位

计划开工时间

合计

2222714




重点文旅开发项目

1621618




(一)

阿依河5A景区提质项目

15000




1

阿依河5A景区品质升级项目

阿依河景区

续建

购置20辆旅游观光车;接待中心商业区1-4号楼整体改造;千步梯至青龙谷环线消费项目;岩头坝夜间灯饰工程;岩头坝夜间演绎项目;上半程水上娱乐项目;牛角寨非遗项目;青龙洞科技体验区项目;景区内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牛家寨分流渠改造;下半程河道治理;智慧景区建设。

15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乌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1

(二)

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

130000



2

乌江画廊景区(彭水段)提档升级建设项目

乌江画廊景区

续建

游船俱乐部接待中心装修(一层);游船俱乐部室内装修(二层以上);环湖游步道;智慧旅游项目;湖心小苑;湖心岛;万寿宫;养心湖畔;周家寨旅游服务站;景观大门停车场边坡治理及景区公厕。拟新打造游船10艘,其中3002艘,1502艘,602艘,20-304艘。打造2艘钢质趸船用于游船靠泊。

15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乌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1

3

乌江画廊水上运动公园及配套设施

县境内乌江下游段

续建

建设彭水段乌江下游沿岸景点、码头、游船、水上游乐设施。

6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或子公司

2021

4

万足水上运动休闲项目

万足

新开工

新建水上码头、购买摩托艇、水中大滚筒等设施设备,打造知名水上运动休闲基地。

50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3

5

乌江风景道建设

乌江沿线

续建

以乌江为轴,充分利用乌江沿线老旧公路及乌江纤道,建设骑行、徒步一体的乌江观光休闲风景道,串连沿线马蜂峡、鹿角峡、周家寨等乡村旅游点。

5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2

(三)

蚩尤九黎城片区建设项目

449777



6

蚩尤九黎城景区提档升级

蚩尤九黎城

续建

一期景区建筑物提档升级改造,二期九黎宫文化植入提升景区商业业态,提升《苗祖·蚩尤》演艺水平,创新文化展示体验方式。

62445

县乌江画廊示范带管委会

彭水九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2021

7

蚩尤九黎城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蚩尤九黎城

续建

建设彭水县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中心。

105000

县乌江画廊示范带管委会

彭水县盐丹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1

8

九黎城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

蚩尤九黎城

新开工

总占地面积300亩,主要建设内容:游客接待设施、儿童游乐园等。

90000

县乌江画廊示范带管委会

彭水县盐丹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2

9

九黎国际暨渝东南文旅商务会展中心及配套工程

蚩尤九黎城

新开工

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0000m²,集商务、演艺、住宿、娱乐、会展功能的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中心等。

100000

县乌江画廊示范带管委会

彭水九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2023

10

文博创意产业园

蚩尤九黎城

新开工

文化馆6000㎡、博物馆5000㎡、图书馆6000㎡。改造升级原纸厂厂房及附属设施,打造苗族文化产业园。

42332

县乌江画廊示范带管委会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3

11

阿依苗寨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蚩尤九黎城

新开工

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五星级酒店、系列独栋式接待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50000

县乌江画廊示范带管委会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或子公司

2023

(四)

摩围山景区综合开发项目

928052



12

摩围山日月星辰森林康养中心

摩围山景区

续建

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37085.2m²

55305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1

13

摩围山休闲度假康养基地一期项目

摩围山景区

续建

建筑面积151494m²,游客中心5216m²,独栋型游客接待设施144652m²,道路39427m²,绿化景观面积59171m²,停车场35982m²

69659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县摩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1

14

摩围山旅游度假区森林旅游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摩围山景区

续建

接待设施12000㎡,厕所10栋,人行道59999㎡,车行道44856㎡,广场及硬地108041㎡,绿地700000㎡,水库3438㎡。

37649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1

15

摩围山旅游度假区康养基地(二期)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建筑面积150000m²,独栋型游客接待设施144652m²,道路29427m²,绿化景观面积49171m²,停车场35982m²

111693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县摩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2

16

摩围山乡村振兴旅游项目

摩围山景区

续建

推进农耕嘉年华、秘境拓展区、民俗风情区、花卉观赏区等项目建设,完善改扩建旅游环线、生态景观大门、观景平台、生态景观大门、生态停车场、环保公厕、医疗救护室、垃圾收运系统、智能监视监测系统等基础设施。

38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1

17

摩围山老年康养中心

摩围山景区

续建

本项目建设康复门诊、公共服务用房、老年服务中心,并配套实施园林绿化及景观、道路及广场、室外停车场等工程,以及室外管网、生化池、垃圾收集点、土石方、挡墙等工程。

31493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县摩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1

18

摩围山康养旅游接待设施配套工程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建设摩围山景区森林康养中心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0000m²

7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及子公司

2023

19

摩围山景区提档升级项目

摩围山景区

续建

修缮景点设施,提升黔中文化博览园等景点品质,新建摩围七千尺、休闲娱乐项目、配套基础设施等,提档智慧旅游等。

111693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2

20

摩围山游客集散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主要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及停车场附属配套设施。

5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3

21

摩围山度假区康养运动中心及配套工程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主要修建接待中心约30000m²,独栋式接待设施约20000m²及配套设施。

50000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县摩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3

22

摩围山悟空影视城建设项目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打造国家4A级景区标准的电影电视场景拍摄基地、主题公园及相关配套设施。

10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或子公司

2023

23

洋水古城复建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摩围山度假区土地场坪整治及市政设施建设,复建洋水古城。

150000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县摩围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3

24

摩围山亚高原体育运动公园建设项目

摩围山景区

续建

总用地面积10.5,建设室内球馆1500m²、室外羽毛球场1500m²、室外足球场11575m²、健身步道5km,以及公共厕所、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

256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1

25

摩围山旅游度假区露营地建设项目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依托摩围山景区规划建设露营基地,配套建设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2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3

26

摩围山冰雪产业基地建设

摩围山景区

新开工

规划建设滑雪场、冰雪游乐运动区、滑雪培训基地,配套建设度假酒店、游客接待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等。

30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3

(五)

善感周家寨国家4A级景区创建项目

5000




27

善感周家寨国家4A级景区创建项目

善感

续建

依托“一脚踏两省(三县)”的区位优势,以国家4A级景区村准,提档升级现有3A景区配套设施,彰显乌江画廊水库资源价值,提档升级善感至鞍子至梅子旅游公路,加强与酉阳龚滩古镇、洪渡镇的联动,打造为乌江画廊大联盟重要支点,创建国家4A级景区。

5000

县文化旅游委

善感镇人民政府

2021

(六)

鞍子苗寨整合提升项目

21000




28

石磨岩苗寨提档升级

鞍子

续建

围绕4A级景区创建要求,提升文化景观、休闲体验,强化民俗体验,完善旅游配套接待设施。

5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1

29

罗家坨苗寨提档升级

鞍子

续建

围绕4A级景区创建要求,完善旅游配套接待设施,强化民俗体验、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苗歌寨。

3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1

30

木欧水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配套接待设施建设

鞍子

续建

围绕4A级景区创建要求,加强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民居风貌、民俗文化保护,完善停车场、旅游厕所、环卫等旅游接待配套设施。

3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1

31

鞍子苗寨4A级景区创建配套基础设施

鞍子

新开工

围绕4A级景区创建要求,配套建设智慧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提升罗家坨苗寨、石磨岩景区、木欧水传统村落旅游环线道路。

10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3

(七)

郁山古镇旅游区建设项目

72789




32

黔中文化园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郁山古镇

新开工

加强对郁山盐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遗址遗迹的保护,复建黔中文化园,建设集盐丹文化体验馆、黔中文化剧院、文化演艺中心等于一体的沉浸式郁山历史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智慧游客中心、停车场、武术馆、标识系统等郁山古镇4A级景区综合配套设施。

15000

县文化旅游委


2023

33

郁山盐温泉农旅融合及乡村振兴开发项目

郁山

续建

本项目占地面积49271m²,总建筑面积65053.5m²。盐浴健身中心11720m²(内设恒温盐浴场1个)、广场、酒店、会议中心。温泉疗养、接待设施及水上娱乐等建设。

57789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

2022

一般文旅开发项目

400000




34

阿依林海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

联合、芦塘、普子

续建

30000亩红豆杉生态农业观光园、4000亩生态农林体验园、原生态森林度假园、红豆杉特色小镇。

50000

县文化旅游委

纵深旅游公司

2021

35

禅意田园生态旅游影视文化城建设项目

诸佛、桑柘、新田、鹿角、桐楼

新开工

依托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地形资源、气候资源,发展避暑纳凉休闲旅游,建设乡村田园生态旅游景区。

16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驰威农业开发公司

2024

36

黄家红色小镇

黄家

续建

提档升级红军街、重庆红军历史陈列馆、笔架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为灵魂,联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打造“红色+”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黄家镇人民政府

2024

37

庙池农庄农旅融合项目

诸佛

续建

打造武陵山区山地农业示范,推进品牌农产品种植向体验式农业转化,推进非遗传习所建设,以3A级景区标准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鹿角-庙池-桐楼旅游公路。

5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庙池农庄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

38

阿依山樱花大草原

新田

续建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2万亩,推进高山风情户外婚礼、跑马场、滑草场、狩猎场、拓展训练场、有机茶园亲子乐园、高山养老度假地产项目建设,提档升级现有设施。

12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赏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3

公共文化建设项目

31700




39

县文化中心

新城

新开工

项目总规划面积4.06公顷,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广场。

10000

县文化旅游委

福冠公司

2024

40

应急广播二期建设

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自然村落、人口聚居点

续建

将有线广播延伸到全县所有村(社区)村民小组、自然村落、人口聚居点,有线信号实现无死角全覆盖;按照国家标准更新换代设施设备,全面升级广播系统功能;整合气象、应急等各行各业,建成全县统一的广播信息发布网。

3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有线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2024

41

无线覆盖补点站建设

润溪、普子、桑柘、郁山等

续建

项目占地1600平方米,拟建基站、机房、发射塔等。

4000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2024

42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项目

彭水新城、老城

新开工

建设8100平方米的自助图书馆。

1200

县文化旅游委

县图书馆

2025

43

蟠龙山主题文化公园

彭水新城

新开工

在蟠龙山建设一个集宣传展览、文娱体育、园林绿化、游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主题公园。

8000

县文化旅游委

彭水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25

44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项目

37个乡镇(街道)

续建

新建、改扩建3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使5-10万人口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大型站标准、3-5万人口的乡镇(街道)达中型站标准、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达小型站标准,并按建设标准配齐相关功能、统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识系统。

5500

县文化旅游委

各乡镇(街道)

2024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169396




45

彭水高铁西站旅游集散中心项目

蚩尤九黎城

新开工

主要包括:彭水高铁西站旅游集散中心、市政基础和配套设施等。

3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或子公司

2023

46

摩围山云顶寺至阿依河索道建设项目

摩围山、阿依河

新开工

摩围山云顶寺至阿依河8公里旅游索道及道路工程建设。

100000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公司或子公司

2022

47

彭水县九黎旅游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

彭水县新城区内

续建

主要为建设彭水县运输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包括查验大厅及驾校用房、车辆管理用房、车辆训练场地等,以及室外道路硬化、室外管网、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环保工程等建设内容。

33639

县文化旅游委

重庆江汇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21

48

智慧文旅系统建设项目

景区及文博场馆

新开工

打造一部手机畅游智慧文旅系统,将县内各景区及文博场馆之间相互连接成线,最终达成彭水县文化、体育、旅游点集合成面。

757

县文化旅游委

县文化旅游委

2023

49

全域旅游标识系统

全县

续建

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在彭水县城、高速下道口、交通枢纽站、旅游景区等重要旅游干线布置全域全景图、旅游交通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导览图、外部交通图、到点牌、温馨提示等标识标牌。

5000

县文化旅游委

县文化旅游委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