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3MB0W19106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群团活动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群团活动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群团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统筹承担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责。 |
||
住所 |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插旗街2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中伟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总工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8465 |
14.606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0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切实履行职能职责,统筹开展群团活动。 一是与县总工会、县文旅委共同成功举办了彭水县第十五届职工运动会,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二是与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共同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彭水篇”活动,鼓励青年干部立足工作岗位和工作实绩,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为彭水发展建言献策。 三是围绕志愿服务,发挥群团工作的优势,与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委、团县委共同在润溪乡肖家沟村开展文艺助振兴、微宣讲等活动,送政策下乡、送文化下乡,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在保家镇东流村开展“巩成果 助振兴 促文明 奔小康”农民趣味运动会,全村200余名村民及党员、村组干部共同参与了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以“文明促进月”为契机,开展“文明生活进农村”,培育文明乡风。 五是在平安镇鹿坪村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敬老活动,组织了慰问、环境卫生打扫等志愿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深化对困难党员、老退伍军人、五保老人、高龄老人的关爱帮扶。 二、关心关爱职工群众,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一是深化“四季”帮扶,增强帮扶实效。开展建档困难职工元旦春节慰问、“工会进万家”慰问69人次,发放慰问金10.4万元。组织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子女18人次开展寒暑假期“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发放7.55万元。开展建档困难职工日常帮扶110人次,发放救助金60万余元。为5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为期2年的过渡性工作岗位,发放工作薪酬19.78万余元,全年专项帮扶资金全部按要求发放无结余。开展农民丰收节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农民工代表10人,发放慰问金1万元。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行动”,针对快递员群体开展了劳模精神宣讲、防疫卫生知识培训、职工互助保障政策宣传、维权知识宣传、快递技能提升培训、职业信息推介等服务活动,为6个快递企业赠送学习书籍,走访慰问快递员群体并赠送保暖手套100双、医用外科口罩1000个、医用酒精100瓶、免手洗消毒液50瓶等慰问物资,切实把党中央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心坎上。组织68家县内企业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提供保安、文职、家政、销售等就业工种168个,招聘职工2800多人。二是狠推互助保障,提升保障水平。深化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印发《彭水自治县2021年度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就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化宣传动员,广泛宣传互助政策,主动跟踪续保服务,至12月上旬已实现入会单位238家,入会职工1.66万人,入会金额172.64万元。强化职工互助保障,组织299名职工会员进行健康公益体检,组织女职工77人开展“两癌”筛查活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开展元旦春节救助慰问互助会会员30人,发放慰问金、救助金10万元;协助互助会员373人次,完成理赔72.74万元。 三、发挥发扬劳模精神,助力推动彭水发展。 一是推进劳动竞赛,提升职工素质。印发《彭水自治县总工会2021年“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彭工发〔2021〕12号),积极组织动员重庆九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森林希望小学、职业教育中心等基层工会400余人,通过线下开展、线上展示的方式,举办5个项目的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联合县装饰建材商会、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彭水钧越建材有限公司建材园举办家装水电工技能竞赛活动,共有100名选手参加竞赛,联合县人社部门举办2021年“苗家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组织4名选手参加川渝旅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西南地区邀请赛,选派12名选手参加2021年渝东南片区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邀请赛(1名选手取得钢筋工竞赛二等奖),选派6名选手到万盛参加旅游技能竞赛。二是深化劳模工作,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模关心关爱工作,组织动员基层工会开展劳动模范暨职工疗休养工作,开展全国劳模和省部级劳模调查统计工作,积极为全国劳模和省部级劳模申报生活困难补助资金和医疗救助资金。举办“劳模工匠、先进典型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为发展建言献策”劳模座谈视察活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关爱劳模、崇尚劳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重点关注青少年工作,提档升位校外教育。 一是狠抓红色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主要以重走长征路、参观主题展览、观看红色电影、分享红色故事等四个方面为抓手,先后组织400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筑牢青少年思想防线,培养青少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二是厚植文化自信,培养青少年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开展新春送对联、九黎研学实践、共度传统佳节等活动4场次,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青少年骨血,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厚植文化自信。三是打响公益品牌,提升社会对校外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服务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校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以“冬日阳光·温暖你我”爱心赠送主题冬令营、“伴你成长·亲子观影”主题教育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庆六一研学活动、“六一”送祝福活动、流动少年宫系列活动等为载体,以此提高全县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响公益品牌的知名度。四是注重多元培养,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均衡发展。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目标任务,立足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努力为青少年搭建各种平台,引导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功举办第九届重庆市青少年书画影大赛彭赛区选拔赛,经过专家评审,其中300余幅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将代表彭水县参加全市决赛;精心编排舞蹈《追梦少年》荣获2021届中国“蒲公英杯”少儿舞蹈新人选抜大赛全国金奖;组织学员参与彭水县第三届中小学生钢琴独奏比赛,7名学员斩获佳绩,其中5名学员荣获一等奖,2名学员荣获二等奖;组织青少年参加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书画影大赛,选送200余幅作品参与全市决赛,经过网络评选和全市终评,我县6幅作品凭借独特的创意、深厚的功底喜获1金1铜4银的好成绩,其中作品《百善孝为先》荣获最佳人气奖;组织学员参加2021年春季“百年奋斗·禁毒有我”作品征集活动,荣获书法类成人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未成年人组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绘画类未成年人组三等奖3人;2名学员参加彭水自治县第六届“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组织学员参加重庆市第五届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重庆市体育舞蹈精英赛,61人获奖,其中单人多项一等奖2人,单人多项二等奖7人,单人多项三等奖10人,单人单项金牌22人,单人单项银牌18人,单人单项铜牌2人。 五、深化巾帼系列行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以“巾帼暖人心”系列行动为抓手,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是用力抓实常态维权。深化“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活动,加强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妇女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化对涉妇女儿童重大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的发现报告和排查化解,接待来访7件。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建立彭水县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机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1件,县妇联工作人员作为合适成年人参加未成年人案件1件。二是用情抓好实事维权。推进“巾帼健康行动”,积极开展妇女“两癌”防治知识到村庄、到社区活动,共计开展宣传活动10场,收集符合政策“两癌”妇女21名。通过向市妇联争取、政府筹措、社会募捐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全县困难妇女儿童送去党和政府、妇联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爱。元旦春节期间,慰问359名困难妇女和200名困难儿童,发放慰问金共计5.59万元;六一节慰问留守、困难儿童60人,为他们送去党史书籍、文具等共计6000元的物资;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巾帼暖心送关爱 携手逐梦新征程活动,为66名困难妇女送去慰问金共计6600元。为6名贫困女高中生发放春蕾助学金共计2.16万元。联合县人武部到平安镇开展“探寻红色记忆、传递初心梦想”主题活动,为中心校20个困难家庭孩子送上慰问品,组织少先队员聆听老红军讲红色故事,引领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携手县家庭教育研究会、县女企业家协会组织家庭、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400余人在九黎城举办第二期“蒲公英从这里起飞”—九黎苗族文化亲子游园研学公益活动,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六、切合特殊群体实际,做好残疾人服务。 一是组织在郁山、联合、连湖3个乡镇为200名农村残疾人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二是筹资35.2万元按照5000—20000元不等的标准对全县32户残疾人种养殖业大户进行扶持,带动3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三是落实75个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折合就业人数120.6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徐德峰 联系电话:13330397313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8日